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对个人隐私的影响如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22:22:55 64 人看过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犯罪。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规定处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项规定处以罚款。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理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理是: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公职人员将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时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公职人员犯此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15: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泄露个人隐私
    如果泄露个人信息已经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并且有确凿证据的,应当及时向警方报告。可采用以下方法:1。更改账号。更改重要密码。报案;4。律师起诉;5。收集证据。忽略不相关的信息。”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知悉、收集、使用和披露的和平私生活和私人信息的人格权。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括:(1)公民享有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体形秘密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窥探、泄露、传播。(2)公民的个人活动,特别是在住所内的活动,除依法对居民进行监视的以外,不受监视、窥视、摄影和录像。(3)公民住房不受非法入侵、偷窥或骚扰。(四)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涉、干涉、窥视、调查、披露。(5)公民的储蓄和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和披露,但依法需要披露财产状况的除外。(6)公民的信件、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得被窥探和非法披露,公民的个人资料不得被非法收集、传输、处理和使用。(7)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披露。
    2023-05-02
    135人看过
  • 探讨网络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网上传播别人的隐私是违法的。根据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在网上传播隐私构成犯罪,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传播别人的丑事是犯罪吗传播别人的丑事信息严重的属于犯罪。故意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受害人可搜集证据,报警予以治安处罚,也可直接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可以告被告以治安处罚和侵权责任。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传播别人的丑事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受害人搜集证据,报警处理,调解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严重的,给予侵权者治安处罚,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
    2023-07-18
    62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的影响大不大
    一、个人信息泄露的影响大不大个人信息泄露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会产生如下不良影响:1.垃圾短信相信这个大家都深受影响吧,现在每天接到垃圾短信的数量远比前几年要多的多,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了,我们平常在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一下,否则很容易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2.骚扰电话您是否会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是否经常接到卖保险的电话?当然还有办理信用卡的、装修的等等之类的骚扰电话,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些需求,他们又是怎样知道我们的电话的呢?哎,据了解,这些泄露的信息可能已经被倒手卖了好多次了。3.垃圾邮件每天自己的私人邮箱都被各种垃圾邮件给填满了,导致正常的邮件不能被及时的看到,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些垃圾邮件以推销邮件为主。4.信用卡被透支可能大家还不重视个人的信息安全,殊不知,您的信息泄露之后,可能有人用您的信息来办理信用卡,然后恶意透支
    2023-04-15
    358人看过
  • 个人信息如果泄露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一、个人信息如果泄露对以后有什么影响个人信息泄露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更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损害。1.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垃圾短信和邮件的频繁骚扰,这不仅干扰了正常生活,还可能降低工作效率。2.泄露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如办理信用卡透支或进行网络诈骗,给个人财务安全带来严重威胁。3.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引发法律问题,如因身份信息被冒用而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4.个人信息的泄露还可能对个人的社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影响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二、防范信息泄露方法为有效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警惕,谨防钓鱼网站。在网络购物或支付时,务必仔细核实网站域名,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附件。2.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在社交平台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3.对于网络调查、抽奖等活动,要保持谨慎态度,避免轻易填写个人
    2024-08-06
    371人看过
  • 录音兼职对个人隐私会泄露吗
    一、录音兼职对个人隐私会泄露吗私自录音一般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如果私自录音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取得,该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二、哪些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三)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七)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三、强行搜身侵犯个人隐私权吗搜身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名誉权。因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有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
    2023-05-03
    240人看过
  • 公安局泄露个人隐私如何举报?
    警察泄露个人信息向纪委投诉举报是较为好的方式。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警察泄露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泄露个人隐私涉嫌什么罪1.泄露个人隐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目前没有泄露公民个人隐私罪,只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泄露他人隐私是犯罪行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
    2023-08-14
    106人看过
  • 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会不会坐牢
    一、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会不会坐牢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是否构成犯罪,进而涉及坐牢的问题,取决于多个因素。1.要看泄露信息的行为是否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特别是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条款。2.泄露信息的程度和后果也是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要素。如果泄露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给受害人带来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或者泄露的信息数量巨大、涉及范围广,那么可能构成犯罪。(1)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如果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符合上述法律条款的规定,那么就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二、法律对隐私侵权的制裁法律对隐私侵权的制裁主要体现在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和受害人的救济两个方面。1.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法律会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惩处。(1)轻
    2024-08-01
    471人看过
  • 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如何处罚
    一、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如何处罚泄露别人隐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刑规定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二、个人隐私泄露犯罪后多久能判刑一般来说,一个案件从刑事拘留到审判大约需要4个月或4个半月,这只是一个平均时间。在
    2023-10-01
    179人看过
  • 如何解决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
    触犯个人隐私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根据相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侵犯个人隐私权律师函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侵犯个人隐私权律师函需要委托人隐私权受侵犯的事由,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警告的事由以及律师事务所的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
    2023-07-12
    58人看过
  • 个人信息被泄露该怎样确保个人隐私安全
    一、个人信息被泄露该怎样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个人信息被泄露确保个人隐私安全如下:1.及时更换账号;2.及时更改银行卡等重要的密码;3.尽可能地收集有利证据;4.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5.情况严重的考虑聘请律师进行起诉;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二、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内容1.基本信息。为了完成大部分网络行为,消费者会根据服务商要求提交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2.设备信息。主要是指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的基本信息;3.账户信息。主要包括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4.隐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5.社会关系信息。这主要包括好友关系、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6.网络行为信息。主要是指上网行为记录,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三、公民个人信息主
    2023-10-29
    232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贷款怎么办,个人信息泄露如何维权
    一、个人信息泄露贷款怎么办个人信息泄露贷款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发现个人基本信息被盗用或存在被盗用的风险时,应及时致电相关公司的客服进行确认,若确实存在盗用事实,说明原因并要求其删除;如果发现存款、证券或理财账户被盗用或存在被盗用的风险时,应及时致电相关的金融机构进行挂失止付,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例如短信或凭证,并及时报警。二、个人信息泄露如何维权个人信息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1.按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3.消费者还可依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三、侵害个人信息造成损害如何赔偿侵害个人
    2023-06-26
    206人看过
  • 公安人员泄露个人隐私的处罚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023-06-12
    111人看过
  • 个人隐私泄露,如何对平台进行惩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行为人构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既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05
    122人看过
  • 如何对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惩罚
    一、如何对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惩罚泄露个人隐私的定罪量刑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侮辱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个人隐私权纠纷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个人隐私权纠纷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三、个人隐私权纠纷民事诉讼流程1.
    2024-03-08
    30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公职人员如何确定泄露个人信息的罪名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3
      在公职人员执行职务或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若其非法泄露所获得的公民个人数据至其他主体,则可能构成严重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行。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相关人士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需支付罚金或单处罚款,也可能同时受到这两种惩罚。 如果公职人员犯了这样的罪行,他们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司法制裁,以加重惩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
    • 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影响名誉权和隐私权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2
      客体不同隐私与名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名誉,一般说来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名誉的含义除了通常所讲的社会综合评价(即外部名誉)这层含义外,还应包括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以及其他素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即内部名誉,也可称之为名誉。如对自然人而言,包括他的素质、能力、品行、信用等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隐私权的侵害通常表现为将个人隐私
    • 公司股东个人信息泄露有何影响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7
      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
    • 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21
      这样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1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2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 3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4慎重参加网上、网下调查活动; 5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6投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7在网上交易需要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网站,同时要注意鉴别网址真伪; 8只要掌握了
    •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理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5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