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各企业主管局,各控股(集团)公司:
经研究,现对目前仍由企业按《关于本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等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沪劳保发[96]104号)规定支付的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的定期伤残抚恤金和护理费标准作如下调整:
一、因工致残一级至四级职工的定期伤残抚恤金,在《关于调整本市企业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的定期伤残抚恤金和护理费标准的通知》(沪劳保福发[2004]49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的定期伤残抚恤金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其中致残一级增加157元/月、致残二级增加142元/月、致残三级增加127元/月、致残四级增加113元/月。
二、因工致残一级至三级职工的生活护理费,在《通知》规定的生活护理费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其中致残一级增加93元/月、致残二级增加74元/月、致残三级增加56元/月。
三、致残一级至四级的在职职工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的,由企业和工伤职工以每月享受的定期伤残抚恤金为基数,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中,应由工伤职工个人缴纳的费用,由企业从定期伤残抚恤金中代扣代缴。
四、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因工致残一级至四级的职工,按本市有关规定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标准低于本通知规定的工伤职工定期伤残抚恤金标准的,原所在企业应补足到定期伤残抚恤金标准,补差所需的费用由企业在原渠道列支。
五、本通知自2005年7月1日起执行。
-
关于调整因工致残人员定期抚恤金的通知
419人看过
-
山东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工伤全残人员伤残抚恤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通知
371人看过
-
长沙市企业工伤伤残津贴和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整通知
372人看过
-
大连市关于调整企业职工丧葬费标准的通告
351人看过
-
贵州:调整工伤职工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标准
402人看过
-
关于企业职工因病(非因公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146人看过
抚恤金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对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发给的费用。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 更多>
-
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是多少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27因工负伤、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支付;由被鉴定人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在申请时预付,如经鉴定结论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的,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没有单位的,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 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预付。重新鉴定结论与原鉴定结论相符,鉴定费用由申请方负
-
企事业单位职工因公负伤被确定为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如何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职工,因公负伤被确定为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的,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应发给伤残职工抚恤金,直至伤残职工死亡时为止。在伤残职工死亡后,已经发放而未用完部分及应当发放部分,属于伤残职工的遗产,可以继承。 1、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的职工,因公死亡时,定期按一定标准发放给受死者供养的直系亲属一定的抚恤金,直至受供养人成年或失去供养条件为止。
-
工伤死亡抚恤金标准因工致残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10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
劳动法对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非因工致残的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1-31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 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 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 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 合同。
-
残疾三级属于完全丧失劳动力吗?工亡配偶残疾三级,会有抚恤金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4工亡职工配偶3级残疾,属于中度残疾,并非一定符合完全丧失劳动年龄条件,可以向工亡职工生前单位参保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