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涵义之不足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09:44:17 134 人看过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过窄

一般认为精神损害是指侵害人的侵权行为侵害他人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名称等人身权利,给受害人的人格、精神、尊严、信誉等造成非财产上的损害。应该说这一定义是与现有立法紧密相关的,而实际上人们在自己的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婚姻家庭权、隐私权、荣誉权等权利,以及特定情形下的债权、物权、知识产权被非法侵害之后,也会给受害人造成生理或心理之痛苦,这已为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所承认和接受,如《德国民法典》第253条:“非财产之损害,以法律有规定为限,得请求赔偿。”第847条和第130条则规定侵害自由、侵害身体或健康、致使妇女婚外同居、男方过错解除婚约可属非财产损害之赔偿;甚至于后来突破第253条之基本理念而认许一般人格权受到损害情形严重者,也可请求财产上的赔偿。瑞士也规定当有法律规定的人格权或人际关系受到侵害,能请求精神损害之赔偿。台湾民法第194条也规定,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的近亲属虽没有受到财产上的损害,也得请求赔偿相当的金额。依据日本判例,凡财产权、身份权之侵害,也可请求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美国的侵权行为法则更进一步的认为,致人严重精神痛苦的极端无礼行为对受害人造成身体或者严重精神损害的,或者故意损害他人之其他利益致使受害人精神痛苦的,或者公用事业之雇员的傲慢无礼行为使顾客受到身体或者严重精神损害的,应当承担对身体损害和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

对于精神损害的事实,即心理或生理上痛苦的发生,我认为其产生或存在可能是由侵害行为、不法行为直接所致,如对人身权益的侵害一般可直接导致对精神利益的损害,这种损害由于人身权与精神利益的直接相关性明显,并无多大争议。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侵犯特定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而间接引发的精神损害,这与财产之增加与减少有时可能并无直接关系,而其心理或生理上的辛酸、痛苦、折磨却是无争的事实存在。只是由于表象上只涉及直观的物质侵害往往掩盖了不易察觉的受害人的精神利益罢了。如对个人具特定纪念价值的财物的恶意损害,对于他人知识成果的肆意篡改、对于债权人的恶意欺骗和玩弄或者重大过错使债权人遭受精神的损害。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所谓精神损害,应是指基于民事主体的不法行为而直接或间接构成对他人的精神利益的损害,即非财产上的损害。

(二)构成要件的不完善

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条件,一般来讲是指:(1)不法侵权人的具体加害行为;(2)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事实的存在;(3)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4)不法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错。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这几个方面:

第一,加害行为应超出一般理解的一般侵权行为,有时特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都可以成为此处的加害行为。如:因啤酒瓶爆炸而毁容的产品质量责任,因医疗事故所致的受害人之精神痛苦,因照像馆重大过错所致具纪念价值的胶片丢失,因一方欺诈而使对方的心灵和精神所受之折磨等等都可以导致或轻或重的精神利益之损害。

第二,损害事实的存在,可能是外在的易于判断和推断出的精神损害,如个人的品德、声望、信用与评价的降低,企业事业单位的商誉、信誉的评价恶化;也可能是内在的难于判断但又是合理的结果精神利益受损。如:受害人的悲痛、内心折磨、精神抑郁甚至精神失常等。有时,损害事实的存在可以依据间接的财产损失来验证。如基于商业信誉被毁,导致企业的商品失去现有的用户。

第三,因果关系的内涵应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主要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因果关系,如侵犯知识产权、债权、物权等所致的损害往往是间接发生的。

第四,由于精神损害的无形性,因此对于其认定难以捉摸,如果简单认定客观上的精神利益受损即可求偿的主张,则有扩大社会不安定的风险。因此我认为,一般来说,不法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是绝大多数情形下的一必要条件。但在特定情形下,对于行为人主观上并无过错而他人精神利益受损的事实却不可忽视,如果一味要求受害人承担这一痛苦,明显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学。因此,行为人在此情形下也要承担损害赔偿的相应责任,但必须有法律的专门规定。

[1]杨立新等编著《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2]同上,第22页。

[3]同上

[4]杨立新等编著《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5]邓瑞平《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现代法学》第20卷第3期。

[6]储槐植《市场经济与刑法》,《中外法学》,1993年第3期。

[7]李洪江《的理解与适用》,《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2年第3卷。

[8]于大水《简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当代法学》第2002年第9期。

[9]加滕一郎《抚慰金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1992年

[10]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11]孙国华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0日 14: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违法行为作为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二)主观过错。过错作为民事侵权责任构成的基石,在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中也具有同样的地位,所谓“无过错无责任”,即一般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观条件要求侵权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三)损害事实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评价损害事实:一是社会上人们对受害人的不利评价或社会评价降低;二是社会适应不良,受害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或丧失;三是受害人机会利益的损失。(四)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哪些(一)精神痛苦的赔偿精神痛苦是纯粹精神利益的损害,即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非财产损害。这种损害是无形的,无法用金钱衡量。但是,财产补偿可以成为满足受害人人身及精神需要的物质手段。通过金钱补偿,可平复受害人
    2023-03-19
    326人看过
  • 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违法行为作为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使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损害,这种行为就具有违法性,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是指侵害自然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行为。所谓侵害生命权的行为,是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其结果是受害人死亡。在实践中,凡是致人死亡的非法行为,都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所谓侵害健康权的行为,是指非法损害他人的身体外部组织的完整、内部生理机能的健全、影响他人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功能正常发挥、生命活动的正常维持等行为。所谓侵害身体权的行为,是指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影响他人的身体完整性以及支配自己身体组成部分的行为。(二)主观过错。过错作为民事侵权责任构成的基石,在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中也具有同样的地位,所谓“无过错无责任”,即一般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观条件要求侵权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当然
    2023-04-04
    147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的意义有哪些
    一、精神损害赔偿方式的适用,体现了法律保护受害人的精神权利和恢复受害人人格权的现实作用。因为公民人格权被侵害时,必然会给其本人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同时给其近亲属在心理上、感情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和痛苦,因此仅仅适用其他非财产性质的责任方式,而排除精神损害赔偿方式的适用,无法从根本上解除受害人精神的痛苦,只有结合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弥补受害人因精神痛苦所造成的后果,对受害人在心理上起到一定的抚慰作用。因为精神损害赔偿方式具有其他责任方式无法替代的特点,它具有抚慰性、补偿性、补充性和有限性。抚慰性就是用经济赔偿的物质手段,给受害人以精神上的抚慰,部分解除其精神痛苦;补偿性质则是由精神损失是无形的,无法准确计算的,不可能像物质损失那样要求按等值进行完全赔偿,只能是一种补偿;补充性是指精神损害赔偿不是弥补精神损失的惟一手段,也就是说精神损害赔偿只是对弥补精神损失的非物质手段一种必要的补
    2023-04-26
    374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定义及解释
    精神损害一般指由缺陷产品造成的人身伤害而引起的受害人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感情创伤。对于精神损害,能否被作为损害赔偿请求的对象,国际立法并不相同。德国产品责任法、斯特拉斯堡公约、海牙公约等均未规定精神赔偿;其他大部分国家产品责任法均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应受赔偿的范围,或虽未作规定,但因适用民法的结果而允许受害人主张赔偿。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的《产品责任风险保留法》给产品责任下了这样的定义:产品责任是由于人体伤害、死亡、心灵创伤,随之发生的经济损失或财产损失(包括由财产损失失去使用价值而造成的损失)等一系列的损害的责任。可见该法案允许对于精神的痛苦和损失请求赔偿。产品责任法未作明确规定精神赔偿,但因适用民法的结果而允许受害人主张赔偿,日本即为一例。《日本制造责任法》第6条规定:关于制造物的缺陷的制造业者的损害赔偿责任,除以本法规定外,以民法的规定。《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死亡赔偿金
    2023-06-05
    127人看过
  • 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
    狭义说认为,精神损害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损害,也即愤怒、绝望、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广义说认为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损失11。实际上广义说的内涵就包含了狭义说,随着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不断扩大,广义说似乎更能适应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总之,精神损害集中表现为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损失。人是一个具体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感知能力的人,当遇到来自外界的侵害时,损害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财产上的损害还是非财产上的损害都是不容忽视的。就合同方面来说,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对于合同的完全履行及履行后的利益充满了期待,一方的违约行为,使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以致合同的目的落空,这势必会给非违约方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或精神利益的减损,有时这种精神损害甚至是巨大的,法律不能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损害视而不见。尤其在某些特殊类型的合同中,如合同的本身就是提供安宁和快乐的享受或结束痛苦
    2023-02-19
    463人看过
  • 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事,精神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事是自然人因下列人身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2.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3.自然人死亡后,侵害死者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侵害遗体、遗骨,其近亲属因此遭受精神痛苦的;4.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二、精神赔偿的构成要件精神赔偿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权人客观上实施严重精神损害的行为;2.客观上有造成他人的损害事实;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侵权人对造成他人的精神
    2023-02-25
    371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精神损害费的定义和精神损害赔偿的上限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13
      精神损害费,是指民事主体因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以财产赔偿的方式进行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精神损害赔偿的上限: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 精神损害赔偿定义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2
      (1)故意施加的精神损害和过失造成的精神损害。(2)侵权和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3)直接精神损害和间接精神损害。(4)侵犯财产权造成的精神损害和侵犯人身权造成的精神损害。(5)一般精神损害和严重精神损害。
    • 2022年精神损害费的定义和精神损害赔偿的上限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4
      精神损害费,是指民事主体因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以财产赔偿的方式进行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精神损害赔偿的上限: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 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14
      1、精神损害赔偿的成立要件是:侵权人客观上实施了侵害被侵权人权益的违法行为。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侵权行为导致了精神损害的事实发生。违法行为与精神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精神损害赔偿构成条件,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25
      违约侵权损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是否发生责任竞合又可分为竞合违约精神损害和特定合同违约精神损害。竞合违约精神损害同侵权精神损害,只是也可通过违约赔偿请求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特定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还可以依据合同目的不同分为以获得满足为目的的合同违约精神损害和以消除痛苦为目的的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以获得精神满足为目的的合同如旅游合同。以消除痛苦为目的的医疗服务合同(不构成侵权)。另外,可依据损害事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