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离婚的损害赔偿的内容有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侵权行为的方式和程度来确定具体的赔偿。一方请求进行赔偿的情形有: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
家暴离婚损害赔偿起诉书:
原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被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诉讼请求
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在离婚起诉状中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方抚养时探望权的请求,财产的分割,本人生活困难时请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数额,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时请求损害赔偿的数额等,如:
1、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
2、婚生儿子/女儿某某由原告抚养,被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元给原告(/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至儿子/女儿年满18周岁止);
3、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平均分割(/判归原告所有);
4、被告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元给原告;
5、被告一次性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元给原告。
事实和理由
在离婚起诉状中的事实和理由部分一般要陈述结婚、子女出生的具体时间,并写明诉讼请求的依据,包括离婚的理由、依据,孩子由谁抚养、抚养费承担、探望方式的理由和依据,财产情况、分割理由及依据。
离婚理由:应详细叙述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并无和好可能的事实和依据,主要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来说明没有和好可能、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如有法定离婚情形时(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应特别指出。在离婚起诉状中,对于这一部分的字数根据具体情况来酌定,并无限定,但不宜过于繁琐。
为此,原告特依法提起诉讼,请你院依法裁决。
此致
某某区/县人民法院
具状人:
X年X月X日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六条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
如何预防孩子的家庭冷暴力家庭暴力离婚损害赔偿
323人看过
-
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家庭暴力如何赔偿?
65人看过
-
什么是离婚损害赔偿如何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375人看过
-
遭受家暴离婚,精神损害可否赔偿?
394人看过
-
家庭暴力离婚能赔偿精神损害吗?
127人看过
-
处理家暴:离婚前的损害赔偿准备
298人看过
-
被家暴后如何损害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3被家暴后可以请求损害赔偿,这里的损害赔偿,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金。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家暴后致残了,家庭暴力致残离婚损害赔偿是如何?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2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是指由于配偶一方的过错,造成无过错方精神上的痛苦和内心的创伤,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就其所受的精神损害赔偿要求过错方赔偿。物质损害赔偿是指,由于配偶一方的过错,造成无过错方财产上的损害,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就其所受
-
家暴离婚应当怎样赔偿损害?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8针对在婚姻中出现家暴的情形,我国法律规定了受害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第一、物质损害主要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等。 第二、精神损害赔偿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在实践中,一般会影响到赔偿数额的有以下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
离婚案中的损害赔偿如何,家暴可不可以起诉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07因家庭暴力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准备包括:尽可能保存有效证件、财产证明等。;在一定条件下,请求法院保全财产,保证财产赔偿;注意保存或取得与婚姻诉讼有关的证据;保持冷静进行离婚调解和诉讼。
-
2022丈夫家庭暴力,离婚损害赔偿额度如何测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8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侵害对象是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在家庭暴力情形下。这里物质损害主要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等。精神上痛苦是极其主观的感受,别人无从得知,从而精神损害不可能精确计算,只能委之于法官凭借司法经验,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情节、常理、医学鉴定等因素予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