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企业在进行解雇或裁员时,一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避免因裁员而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
杨东龙:理论上讲,解雇和裁员是有较大区别的。解雇通常是因为雇员对公司上级不服从或者对工作不称职而遭遇的最严厉的纪律处分,而裁员则是因为公司单方面原因而导致的部分雇员被迫离职,这两者的本质则都是指雇员与企业的雇佣关系的非自愿终止,说白了就是某些雇员会因为自己的表现或公司自身的原因而丢了工作。
解雇和裁员的处理过程和方法在不同的国家往往会大相径庭。主要取决于相应的法律环境、劳动关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但不管怎样,这对雇员和公司来讲,始终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必须小心谨慎地妥善处理,否则其相关后果和不利影响的危害将十分深远。由于处理这类问题涉及到较为复杂的背景因素,因此我只能就一般的情况大致谈一些看法,谨提供给你参考。
首先,需要充分确认解雇或裁员的理由。解雇或裁员的理由应该是正当的和充分的。企业往往会因为多种原因实行裁员,如迫于运作成本的压力,经营方向的改变,新技术和新工艺运用以及发生资产重组或收购兼并事项等。确认理由的原因在于能够更好地向雇员做出解释,以便能够争取他们某种程度地理解和合作,从而减少可能引发的不满和冲突。至少从基本道德角度而言,这种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避免解雇和裁员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包括很多,特别表现在裁员过程中,例如为了裁员先增设机构,搞一个体改办公室或裁员小组之类;裁员过程出现逆向选择,即有才干的员工不怕被裁,而平庸之辈则千方百计想留在企业,结果导致员工队伍素质下降;等等。另外,很多企业性质就要求保留一定比例的冗员,如制造业,不能一味地为裁员而裁员;
第三,尽量保证解雇和裁员过程中的三公原则。即在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基础上,按市场规律、管理要求和经营法则来实施解雇和裁员,而不能单纯采用行政手段,甚至依据企业内部权利和关系配置来进行操作。要保证三公原则的顺利实施,企业需建立一套系统的择人和用人机制;
第四,注重解雇和裁员操作中的技巧运用。主要包括:
1、制定明确的解雇和裁员程序;
2、精心设计裁员消息发布的措辞或者解雇前的谈话,
3、尽量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
4、直截了当地说明实际情况;
5、注意倾听当事人的申诉和观察情绪,但不要陷入争执;
6、事先对某些非理性行为作出预防和准备,等等。
第五,妥善处理解雇和裁员后的相关事项。例如检查涉及解雇和裁员的费用补贴项目,福利的延续或转移以及相关的承诺兑现等等,最好是员工离开岗位前,这类事项均应办妥,不要留下太多未决事项。当然也可以适当考虑能否用停新留职、临时解雇等做法来替代这种一锤定音的方式。另外,对下岗员工尽可能提供一些再就业的指导和帮助也是较人道的和较负责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企业总是企业,而不是非盈利性组织,所以只要人员素质和规模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又必须解雇和裁员时,就必须当机立断,容不得任何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决。
-
雇员怀孕被解雇,应该如何处理?
388人看过
-
如何区分解雇、解雇和解雇
131人看过
-
解雇和裁员有什么区别?
294人看过
-
裁员算解雇吗
499人看过
-
员工应该如何处理非法解雇问题
258人看过
-
雇主的裁员情况如何
240人看过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
员工非法集资解雇如何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2非法集资的员工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一般按照他们在该犯罪中起的作用进行判刑,非法集资一般会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
如何理解才能经济性裁员和压力裁员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4第一,经济性裁员属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情形。 第 二、进行经济性裁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性原因,而不是劳动者个人原因。 第 三、经济性裁员只发生在企业中。 第 四、经济性裁员的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
-
执行和解裁定书如何处理新疆在线咨询 2023-04-04由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书,系申请执行人在迫于现形势下未能掌握被执行人财产或财产线索所签订的执行和解协议后所形成。那么无论被执行人是否按期履行该和解协议,法律均赋予了申请执行人在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财产线索后随时申请恢复执行的权利。而终结裁定中,除非被执行人未能按照和解协议履行,否则申请执行人是不能申请恢复执行的。 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退出和恢复执行机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