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个人所得税率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1年6月30日《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二审稿的3000元提高到3500元。
个人所得税相关计算公式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8、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税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
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2、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劳务报酬个税申报是什么意思
劳务报酬个税申报是指纳税人在取劳务报酬所得时,应在规定的纳税限期内在规定的纳税地点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填报《个人所得税月份申报表》。个人所得税月份申报表填表说明:
注1、纳税人编码填写办理税务登记时,由主管税务机关所确定的税务编码
注2、抵华日期按照护照的来华日期填写
注3、所得项目不同的所得项目应分别填写,一个月内同一所得项目取得时间不同的,汇总填入一行,并在所得期间栏分别注明
注4、所得期间以支付收入日期为准
注5、外汇牌价按照填开完税凭证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买入价)填写
注6、减费用额按所得项目的费用标准填写注7、应纳税所得额人民币合计减去费用额的余额
注8、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9、声明人填写纳税人姓名,如纳税人不在时,填写代理申报人姓名
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中所述的“同一项目”,国税发[1994]89号予以明确是指劳务报酬所得例举具体劳务项目中的某一单项,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偷税案件查处中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1996]602号)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考虑属地管辖与时间划定有交叉的特殊情况,统一规定以县(含县级市、区)为一地,其管辖内的一个月内的劳务服务为一次;当月跨县地域的,则应分别计算。
2、关于个人举办各类学习班取得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
-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几档
269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四)个税税率及计算公式
461人看过
-
计算个人所得税用得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432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政策,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计算方式
373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各行业税率
61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计算方式
392人看过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 更多>
-
个人经营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所得税=个人所得所得税率。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23个人家庭生产经营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一般按年度支付,计算方法是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全年应缴纳税额x适用税率-速度计算扣除数。具体计算项目如下:年度应纳税收入=各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允许补充的以前年度损失额适用税率和速度计算扣除数按年度应纳税收入范围选择:年度应纳税收入不超过15000元,适用税率为5%,速度计算扣除数为0:超过15000元,但不超过30000元,适用税率
-
用计算公式计算企业所得税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8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查账征收,另一是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计算缴纳。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纳税调整额。 核定征收: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额*所得率*适用税率。 比如我购进18000的货,售出32000RMB,都是含17%增值税的价值,不考虑中间各种费用,应交企业所得税为: 先折算为不含增值税的
-
各行业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30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参考): 租赁业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2.00% 专业技术服务业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1.00% 饮料制造业2.00% 医药制造业2.50% 畜牧业1.20% 通用设备制造业2.0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塑料制品业3.00% 食品制造业1.00% 商务服务业2.50% 其他制
-
应交所得税计算公式: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7应缴所得税额=应缴所得税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纳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在纳税调整明细表中集中表现。
-
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怎么计算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3工资税应根据员工月收入金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不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