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可以出庭应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3 14:53:03 56 人看过

被诉行政机关的负责人,要出庭审理案件,如果负责人不能出庭审理的,要向法院证明,并且委托相关人员出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出庭应诉,适用本规定。

应当追加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通知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其负责人出庭应诉活动参照前款规定。

《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一、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程序

1、应明确证据保全申请书的内容。

对方当事人的名称、请求保全的事项;应保全的证据,包括证明申请人具有请求权的证据和证明保全的必要性的证据;申请保全证据的理由;依该证据应证明的事实。

2、审查。

法院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证据进行审查,这种审查,应围绕保全的条件进行,审查申请人是否具有请求权,是否存在影响将来判决的因素,如不保全是否会使损失进一步扩大。

3、应规范证据保全的判定形式。

4、诉讼中止时应允许申请证据保全。

由于证据保全是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如果不及时地予以调查和固定,则有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之危险,因此应明确规定,对于在诉讼中止时提出证据保全申请的,人民法院也应依法及时作出准许或驳回申请的裁定。

5、应规定对驳回申请的裁定之救济程序。

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时,人民法院可能裁定准许,也可能会裁定予以驳回。

6、应明确证据保全程序的费用负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09: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谁应当出庭
    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一、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如何理解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指依法履行赔偿义务、接受赔偿请求、交付赔偿费用、参加赔偿诉讼程序的行政机关。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按照不同情况有所不同:(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2)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4)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5)赔偿
    2023-06-23
    59人看过
  • 重大行政诉讼案件机关负责人须出庭
    今年10月1日起,在广州民告官,相关职能部门局座有可能出庭应诉。近日,广州市政府官网挂出关于印发《广州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的通知,其中提出4种情况下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一年有5件以上的行政诉讼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不得少于2件,若无正当理由不出庭应诉的将由监察部门追究相应责任。《暂行规定》明确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范围。行政机关负责人,是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暂行规定》中所称的出庭应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参与诉讼活动的行为,明确负责人出庭应诉不局限于参与案件的庭审,还包括其他应诉活动。而行政机关具体是指市、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和直属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参考各地做法的基础上,《暂行规定》提出,在4种情形下,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包括本年度发生的需开
    2023-06-06
    273人看过
  • 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是否可以延期审理
    一、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是否可以延期审理行政机关负责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行政机关申请延期开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行政机关负责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加盖行政机关印章或者由该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可。人民法院应当对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理由以及证明材料进行审查。行政机关负责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行政机关申请延期开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决定延期开庭审理。二、行政案件延期审理的情形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决定开庭日期后,或者开庭审理期间,因特定事由无法在原定审理日期进行审理,而推迟至第一期日继续审理的诉讼制度。行政诉讼法未规定延期审理的情形,根据审判实践经验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延期审理适用下列情形之一:(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如证人、翻译人员)有正当理
    2023-11-30
    375人看过
  •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哪些负责人
    一、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哪些负责人1、行政诉讼是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参与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参与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被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下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不能作为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包括哪些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
    2023-06-17
    310人看过
  • 有共同被告的行政案件,如何确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应诉
    一、有共同被告的行政案件,如何确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应诉有共同被告的行政案件,可以由共同被告协商确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参与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被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下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不能作为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第三条有共同被告的行政案件,可以由共同被告协商确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确定。二、行政诉讼的证书有哪些1、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2、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如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的药品等。3、视听材料。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
    2023-12-16
    168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出庭负责人
    行政诉讼法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这里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既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负责人,也包括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一、行政执法决定应当由谁作出一般行政执法决定应当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决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应当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公共利益以及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重大行政执法事项,应当经专家论证或评审以后,作出决定。二、行政机关败诉后如何执行?行政机关败诉后,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行政机关应当履行其义务但不履行的,对于款项可以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或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也可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三、行政许可受理期限行政许可的受理时间,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2023-03-23
    431人看过
  • 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情形有哪些
    一、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情形有哪些对于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等重大公共利益的案件,出现被诉行政行为涉及公民、法人重大人身、财产权;行政公益诉讼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对于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等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一)被诉行政行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重大人身、财产权益的;(二)行政公益诉讼;(三)被诉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规范性文件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四)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其他情形。第五条人民法院在向行政机关送达的权利义务告知书中,应当一并告知
    2023-06-19
    285人看过
  • 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情形有哪些
    一、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情形有哪些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需要履行他人不能代替的公务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情形:(一)不可抗力;(二)意外事件;(三)需要履行他人不能代替的公务;(四)无法出庭的其他正当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二、行政诉讼时效是多久,时效会过期吗《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
    2023-06-26
    175人看过
  • 行政机关负责人什么时候应当亲自出庭?
    最高法日前下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应诉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通知明确指出,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既包括正职负责人,也包括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通知同时明确,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包括该行政机关具有国家行政编制身份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被诉行政行为是人民政府作出的,人民政府所属法制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被诉行政行为具体承办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视为被诉人民政府相应的工作人员。在行政案件受理和审理方面,通知要求各级法院进一步强化行政诉讼中的诉权保护,不得违法限缩受案范围、违法增设起诉条件,严
    2023-06-06
    433人看过
  • 我国首个跨行政区划法院敲响首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合议庭经认真合议评议,依法当庭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25日,我国首个跨行政区划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敲响第一槌。自2014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以来,该院共受理行政一审案件7件,行政二审案件16件,落槌第一案也是一起民告官案件。据介绍,原告上海泰瑞物业发展公司不服上海市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而将其告上法庭,请求予以撤销。负责审理该案的审判长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吴偕林,并与该院副院长璩富荣和行政庭庭长张文忠组成合议庭。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刘平出庭应诉。据悉,上海三中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主要涵盖不服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不服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不服公证执业投诉处理意见、不服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答复、要求履行法定职责等类型案件。随着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5月1日开始实施,以及立案登记制的推行,行政诉讼案件预计将会进一步增多,领域也会进一步拓宽。吴偕林表示。据
    2023-06-06
    453人看过
  • 应诉承办机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的情形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负责人出庭更有利于化解争议的案件;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议或者同级人民政府要求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其他对自然资源管理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应诉怎么处理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应诉法院将进行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是相对于对席判决而言的。开庭审理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仅就到庭的一方当事人进行询问、核对证据、听取意见,在审查核实未到庭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状或答辩状和证据后,依法作出的判决,就是缺席判决。《自然资源行政应诉规定》第二十三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诉承办机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要求应诉承办机构负责人出庭的案件;(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的案件;(三)其他对本机构业务执法标准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
    2023-08-01
    92人看过
  • 关于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制度的规定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行政诉讼法的重要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意识,发挥了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已经产生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从2006年起,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凡以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时,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负责人应代表本机关积极出庭应诉,对案情重大、情况复杂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亲自出庭应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2023-07-11
    61人看过
  • 胁迫原告撤诉可追行政机关负责人刑责
    昨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根据草案内容,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如果欺骗、胁迫原告撤诉,法院根据情节轻重可以予以训诫,或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甚至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责。同时,针对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的负责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中途退庭等失当行为,草案规定法院可以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在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方面,草案首次提出,高级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此外根据各方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受案范围中增加一项规定: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同时,增加了相应的判决形式,规定法院可判决被告继续履
    2023-06-06
    143人看过
  • 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应在几日内送达出庭书
    一、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应在几日内送达出庭书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送达出庭通知书,并告知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可能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在向行政机关送达的权利义务告知书中,应当一并告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法定义务及相关法律后果等事项。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送达出庭通知书,并告知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可能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在庭审前申请更换出庭应诉负责人且不影响正常开庭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二、行政诉讼有哪些特征(1)行政诉讼所要审理的是行政案件这是行政诉讼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与其他诉讼的区别。刑事诉讼解决的是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问题;民事诉讼解决的是民商事权益纠纷的问题,而行政诉讼解决是行政争议,即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
    2023-06-19
    479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证据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法院采取的一种对证据进行固定和保护的措施。证据保全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举证,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和顺利进行。... 更多>

    •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应当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哪些人员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13
      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出庭。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到两名诉讼代理人。上述“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包括该行政机关具
    •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中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规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6
      最高人民法院就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以下简称《行诉解释》)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注意到,在“行诉法”新司法解释中提到,为了进一步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确保行政纠纷获得实质化解,《行诉解释》在“扩大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范围、明确应当出庭应诉的情形、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的说明义务”等五个方面作出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介绍,新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 涉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当由谁出庭应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有关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6
      依据最新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行政诉讼案件,涉案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该出庭审理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二十八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
    • 被诉的行政机关能否作为出庭作证?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
      在行政诉讼中,被诉的行政主体也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如行政执法人员对原告提出的对现场笔录的合法性或真实性有异议或对扣押的品种或者数量有异议时可以出庭作证。
    • 行政诉讼负责人必须出庭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4-08-26
      行政诉讼负责人不是必须出庭,只是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根据《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