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4、客观要件即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欺诈罪如何定罪
涉及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的秩序。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且情节严重。节严重,是指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人数多或者时间长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物重大损失的;影响或者行为手段恶劣的等情况。
三、主体要件。本罪在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本罪仅对首要分子进行处罚,处罚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寻衅滋事罪无罪辩护的要点是什么
1、被告人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构成要件。
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寻衅滋事犯罪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罪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蔑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
2、被告人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如不符合前款行为,可做寻衅滋事无罪辩护。
3、被告人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可从被告人主观方面来看不存在犯罪的故意来阐述。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其动机是通过寻衅滋事活动,追求精神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如果被告人并没有这种犯罪故意,被告人在主观上是并不存在为了向社会挑战,故意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为了寻求精神刺激或变态心理的满足而随意殴打他人,在公共场所无理取闹,耍威风、逞强好胜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为起因,以破坏社会秩序为目的,那么从主观上而言,被告人不具备寻衅滋事罪所规定主观要件。
4、从犯罪情节上来看,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不构成犯罪。可从被告对受害人仅造成轻微伤害来阐述,尚未达到轻伤以上刑事标准。
三、非法集会罪的认定标准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是从犯罪构成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上加以区分。虽有非法举行集会的行为,但没有拒不服从解散命令或者造成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后果的,不构成犯罪。
此罪与彼罪
本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罪、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它们虽然都是聚众性犯罪,但在犯罪构成上有明显区别:
1、本罪的构成要求违法性为前提,如果行为人不知道自己的是违法的,即不构成犯罪。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秩序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罪则不要求违法性为前提。
2、本罪虽然也扰乱社会秩序,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结果发生在举行集会的过程和情境中,而后两罪则不存在特定的过程和情况;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集会的管理制度;而后两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秩序或者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
3、本罪实际发生的场合范围广泛,可能是某一公共场所、交通线路,也可能是机关、团体、单位的门前、院内、还可能没有单一地点,而是涉及若干地点、场合、路线。
-
什么是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几年
56人看过
-
聚众扰乱秩序罪如何判,怎么认定聚众扰乱秩序罪
292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可以不逮捕吗
95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主体与客体?
305人看过
-
什么标准下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才立案?
60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既遂法院会判多长时间
146人看过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罪的界限云南在线咨询 2020-12-29本罪与上述两罪的主体、客观方面均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上述两罪发生在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破坏的是公共场所的秩序;本罪发生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在地,破坏的是这些单位的工作、生产、教学、科研秩序。上述两罪行为人必须同时具有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情节,本罪毋须具有,实践中往往由于有些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在地本身处于或靠近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
-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5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故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区别: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
-
什么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6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一般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治安处罚及刑事处罚: 1、治安处罚: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何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20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
-
公众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犯罪的如何判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6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