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网络吹捧的谣言怎么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2 18:01:48 66 人看过

网络上散布谣言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处罚规定?

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刑法》中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二、传播疫情涉嫌什么罪

传播疫情会涉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行为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有哪些处罚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0日 10: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网络谣言的处理策略
    在网络平台上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名誉权时,当事人可以先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等。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另外,当事人还可以报警,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诽谤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在网络平台上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名誉权时,当事人可以先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等。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另外,当事人还可以报警,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诽谤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侵犯他人名誉权如何维权?侵犯他人名誉权是一种常见的侵权行为,如果受到这
    2023-08-28
    280人看过
  • 网络谣言举报标准
    网络造谣即利用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其立案标准分为四种情形: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诽谤信息的传播导致被害人或被害人的近亲属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两年内曾因为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以及以暴力或其他方法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其他严重情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可知“情节严重”,才能达到网络诽谤罪的入罪标准,即以上四种情形之一。且网络诽谤罪除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外,属于不告不理案件。网络造谣罪最高判刑是多久网络造谣罪最高判刑是七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
    2023-07-01
    432人看过
  • 谁该为网络谣言和盗版谣言的传播负责?
    制造网络谣言,1.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构成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传播网络谣言属于犯罪吗利用网络谣言诽谤他人,只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要予以治安处罚。没有次数的限制规定。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
    2023-07-04
    239人看过
  • 网络诽谤与网络谣言的关系是什么
    谣言与诽谤的关系:造谣不一定针对某个人或者集体,组织,也有可能是无中生有的编造谎言,比如撒布地震谣言,哪里要发生地震了,也有可能是针对个人,说某某偷东西了,都属于造谣,但是针对个人的,就涉嫌诽谤,给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失,造成恶果的,需要追究诽谤罪,承担刑事责任。网络诽谤与网络谣言区别: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
    2023-06-03
    460人看过
  •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防范
    在互联网上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罚款金额在五日以下至五百元以下。情节较重的会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罚款五百元以下。因此,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在互联网上传播谣言。在互联网上传播谣言不仅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违法行为,而且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什么是网上造谣?网上造谣是指在互联网上散布不实言论、虚假信息的行为,可能会对个人、组织或社会产生严重危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网上造谣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信息。如果网络运营者不能及时
    2023-10-24
    260人看过
  • 网络谣言怎么进行法律维权
    网络谣言法律维权应对措施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有学者认为,谣言与语言同时诞生。从这个意义上看,谣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当主流文化比较占据优势的时候,谣言就会自生自灭;当主流文化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时,谣言就会泛滥。加强主流文化建设,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信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官员说实话,说真话。用正气压倒邪气,用实实在在的言行粉碎一个个的谣言。时间长了,造谣者没有市场,谣言也就没人相信。另一方面,加强公民对网络的鉴别能力,理性看待,冷静分析,在传播途径中进行网络谣言的辨别和抵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当前,各地各部门在加强网站建设上动作很大,但是在维护网站上跟进不平衡。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管理为平台,整合政府职能资源,形成及时发现
    2023-04-29
    394人看过
  • 网络谣言制造的责任是什么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网络上制造、传播谣言的,应当视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三)威胁放火、爆炸或者投掷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前款所列罪行,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以外,只在被告知后处理。第一款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被害人会告知人民法院,但举证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第29
    2023-05-02
    68人看过
  • 网络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该如何治理网络食品谣言?
    一、网络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食品安全人人关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事件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会加剧信息传播的不顺畅,进而滋生谣言和消费者的不信任感。而当前消费者对食品行业整体的不信任感则加剧了这种信息真空。二、该如何治理网络食品谣言?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有学者认为,谣言与语言同时诞生。加强主流文化建设,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信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官员说实话,说真话。用正气压倒邪气,用实实在在的言行粉碎一个个的谣言。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当前,各地各部门在加强网站建设上动作很大,但是在维护网站上跟进不平衡。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管理为平台,整合政府职能
    2023-06-06
    484人看过
  • 谣言如何定罪,传播网络谣言的共同犯罪有哪
    一、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定罪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但是,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不构成诽谤罪。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但这不是共
    2023-02-16
    344人看过
  • 首例网络谣言公诉案被判5年
    自己建网站不停地转发不良帖文,等待相关的企业或者个人主动找其删帖,以获得巨额利润7日,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就一起依靠网络谣言贴敲诈企业的案子提起公诉,该案系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颁布后,该市提起公诉的首例该类型案件,引起广大民众关注。2013年5月以来,被告人王某(男,25岁,大专文化,无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QQ从网名为诚信网络传媒、屏蔽等数10人处承揽删除某知名网站帖文业务,后与被告人周某(男,19岁,初中文化,杭州某电子商务公司技术总监)商定以每条400-800元不等的价格删除相关帖文。被告人周某在明知被告人谭某(男,22岁,重庆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掌握的该知名网站论坛板块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系非法获得的情况下,与谭文杰共同利用上述权限,进行违法删帖牟利。截至案发,王某共计支付周某删帖费用人民币284810元,周某将其中的
    2023-06-11
    214人看过
  • 在刑法上应如何规制网络谣言
    我国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快捷便利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传统的传播途径造成了极大冲击,但也更加暴露出治理中的漏洞。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如何在法益保护与言论自由之间寻求平衡,关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厘清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难点与重点,是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的关键之举。规制的难点虽然网络谣言在刑法中没有明确定义,但也有所规范。例如,刑法第105条第2款中的以造谣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第291条第2款规定的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的。其中,造谣编造信息均是谣言的另一种表述方式。除此之外,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2条第一种情形明确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
    2023-06-11
    65人看过
  • 网上散布谣言者受到治安处罚
    12月10日,陵江镇居民向某某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编造苍溪县政府拖延兰渝铁路苍溪火车站配套设施建设,导致兰渝铁路通行的火车无法在苍溪站停靠的谣言,在互联网百度贴吧--苍溪吧发贴。此贴导致不明真相的网民在网上恶意诋毁县人民政府,在群众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向某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县公安局依法对向某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伏茂林介绍说:向某某散布有关苍溪火车站建设的谣言,误导了很多不知情的群众,扰乱了我县公共秩序,我局依法对向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极大,我局将进一步加大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的力度,严厉查处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民携手,共建平安和谐网上苍溪!我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在百度贴吧苍溪吧发布了一些道听途说的关于兰渝铁路火车在苍溪站不停车的谣言,并且把谣言散布出去,造成了
    2023-04-24
    246人看过
  • 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定罪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但是,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不构成诽谤罪。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但这不是共同犯罪,只是普通犯罪。一、传播网
    2023-03-23
    79人看过
  • 网络谣言传播多少立案
    网络谣言传播同一诽谤信息点击、浏览次数达五千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的,予以立案。我国法律未规定造谣罪,只规定了诽谤罪,立案标准为: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一、网络造谣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网络造谣属于对谣言进行传播的违法行为。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都会构成刑事犯罪。二、网络谣言有哪些根据制造的谣言内容的不同,网络谣言主要有以下六类:1.网络政治谣言主要指向党和政府,主要涉及政治内幕、政治事件、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等内容,让公众对国家秩序、政治稳定、政府工作产生怀疑和猜测,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军车进京、北京出事”
    2023-04-05
    42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网络谣言行为受到处罚怎么办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0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 1、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法院受理网络谣言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1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执行。2.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
    • 网络谣言造谣到什么程度能起诉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3
      1、造谣不管到什么程度满足下列条件就是可以起诉的: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造谣一般涉嫌侮辱、诽谤罪,属于亲告罪。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 网络谣言到底犯哪种刑事责任?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06
      如果在网络上传播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按照刑法编造网络谣言的判几年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3
      把网络传播谣言纳入刑法,显示了我国依法规范网络行为的坚定决心,表明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谣言是网络世界里的一个顽疾,尽管之前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但网络谣言仍是“野蛮生长”,甚至成为社会的公害。这次把网络谣言入刑,是快刀斩乱麻的举措。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网络谣言涉及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四种情形,明确界定了网络谣言入刑的范围,旨在防止出现“打击面扩大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