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对当事人有哪些权益保障
1.行政诉讼法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诉权等程序性权利。
(1)明确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
(2)明确受案范围。
(3)明确可以口头起诉,方便当事人行使诉权。
(4)强化受理程序约束。
(5)明确起诉期限,更好地保障诉权。
2.行政诉讼法保护公民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利益。
3.行政诉讼法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赔偿与补偿的权利。
二、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三性是什么
行政诉讼证据三性的认定是:
1.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来源和形式都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
2.证据的真实性,证据需要经法条调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3.证据的关联性,证据需要与自己的主张的诉讼请求有关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三、行政诉讼中常见的证据类型有哪些
我国行政诉讼中所包括的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且所有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五章 证 据 第三十三条 证据包括:\n(一)书证;\n(二)物证;\n(三)视听资料;\n(四)电子数据;\n(五)证人证言;\n(六)当事人的陈述;\n(七)鉴定意见;\n(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n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
行政诉讼有哪些原因证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113人看过
-
行政诉讼对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何影响
283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关于当事人举证
120人看过
-
加强行政诉讼当事人权益保护的探讨
252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规则,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有哪些
456人看过
-
如何保障行政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
71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有哪些知识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5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包括:综合取证规则;合法取证规则,即要求取证主体合法、程序合法、方法得当;反对强迫自证的犯罪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谣言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证据出示规则。
-
行政诉讼的证据有哪些行政诉讼证据范围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7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五)证人证言;(六)当事人陈述;(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上述证据经法院审查属实,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 当事人提交哪些证据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七种:(1)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表示的内容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书面材料。常见的书证有:合同书、遗嘱、票据、来往信函、电文、图纸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书证时,应当提交书证的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2)物证。物证是以其存在的外形、特征、质量、性能等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物品。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在行政诉讼的全面诉讼中应当符合哪些条件和证据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12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可以不经质证而直接认证:第一,无须出示和质证的证据,限于在庭前交换证据中,当事人没有争议的证据。“没有争议”指的是对不利于自己的证据的明确承认,即对于一方当事人所举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表示认可或不提异议。第二,审判人员必须将以上情况记录在卷,并且在庭审中对当事人作出说明。“将以上情况记录在卷”。《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
-
老人权益保障法对赡养人有哪些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13法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