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多年后被改判有效如果能够继续履行的应继续履行。合同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
一、无权处分人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的有效。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二、什么情况下合同不能继续履行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如下: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比如已属破产财产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特定的标的物已经毁损、灭失的。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比如基于人身信赖关系产生的合同和提供服务的合同。
3、履行费用过高,履行将导致与所获利益不平衡,或需耗费大量时间。
4、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三、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但不是有不可抗力就可以解除合同,而必须是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能解除合同。
(二)与主要债务履行相关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预期违约
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2.迟延履行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三)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四)不定期合同。
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五)在不归属双方过错的情况下,因情势变更致使继续履行合同有失公平的,当事人也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只是此时当事人并不当然拥有解除权,必须提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才能解除合同,决定权在法院或仲裁机构;且必须先协商,协商不能才能提出。
(六)双方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解除合同。
-
买卖合同到期后继续履行吗,买卖合同是无偿合同吗?
252人看过
-
判令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无效后如何继续履行
390人看过
-
继续履行买卖合同有什么特点?
151人看过
-
过户后买卖房屋的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180人看过
-
合同继续履行和履行时效是否一致
290人看过
-
疫情暴发后,合同应否继续履行?
353人看过
继续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出现违约行为时,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并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 更多>
-
中止买卖合同后一方可否继续履行卖房合同?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7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合同后,卖方违约,买方能否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81.事实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定金、违约金赔偿损失等。当卖方出现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主动违约行为时,应当承担相应违约责任,买方有权选择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即要求房屋过户,也可要求双倍返还定金或赔偿损失等。其中赔偿损失包括“房屋上涨的损失”。 2.房屋上涨的损失,一般可参照同地段同类房屋市场成交价。
-
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在法律上有效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15法律咨询解答 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的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
-
合同到期了,房屋买卖合同是否还能继续履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6销售合同到期后不需要继续履行的。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合同因到期而终止的,双方不再受合同效力的约束,不再履行有关合同义务,但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
什么是合同违约之后的继续履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2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其特征为: (1)继续履行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同履行。具体表现在:继续履行以违约为前提;继续履行体现了法的强制;继续履行不依于其他责任形式。 (2)继续履行的内容表现为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义务,这一点与一般履行并无不同。 (3)继续履行以对方当事人(守约方)请求为条件,法院不得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