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证明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成立
欺骗他人吸毒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侦查。若是行为人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二、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定罪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量刑标准的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三、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2.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毒品,而有意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不管行为人的动机是牟利、报复,还是拉人下水,只要实施了上述行为,既构成本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3.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同时也侵犯了他人身心健康。本罪的对象是从未吸食、注射过毒品或曾吸食、注射毒品但已戒除的人。
4.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禁毒法规,以引诱、教唆、欺骗为手段,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三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
欺骗他人吸毒构成犯罪吗
114人看过
-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与强迫他人吸毒罪的区别
69人看过
-
欺骗他人吸毒罪何时可以被判刑?
156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欺骗他人吸毒罪的立案规定?
408人看过
-
如何立案引诱他人吸毒罪
333人看过
-
吸毒罪中的触犯行为和教唆欺骗他人如何定罪?
403人看过
-
什么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5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通过向他人宣扬吸食、注射毒品后的感受等方法,诱使、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或者用隐瞒事实真相或者用制造假象等方法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一)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客体要件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而且还侵犯了他人的身心健康。吸食、注射毒品对人的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众所周知,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危害社
-
什么标准下欺骗他人吸毒罪才立案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29欺骗他人吸毒罪的立案标准为: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侦查。若是行为人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从重处罚。
-
欺骗他人吸毒罪会坐牢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1会坐牢。 根据《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具体意思是,一般情况犯此罪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即综合考
-
欺骗他人吸毒罪司法解释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24犯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
如何区分强迫他人吸毒罪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与非罪的界限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强迫他人吸毒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在主体、客体、主观方面本同,所明显的区别在于客观表现上的不同,前者为采取暴力、胁迫等强制性的手段,后者则是用引诱、教唆、欺骗等手段。此外,从犯罪对象上看,前者在暴力、胁迫下违心地吸毒,后者在引诱、教唆、欺骗下,由不愿到情愿吸毒。二者在法定刑上是不同的,要严格加以区分,不能造成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的问题。 如果行为人对同一个人同时实施了强迫、引诱、教唆、欺骗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