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应如何确定孩子的抚养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5 15:19:07
54 人看过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应的司法解释,在处理抚养费用支付问题时,实务中通常会选择按照周期性的方式,如月或年进行支付。
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一次性的支付方式也是可行且灵活运用的选择,具体的支付方式将取决于付款人的实际财务状况及对方当事人的承接意愿。
若非直接负担养育责任的一方表示反对,法院并不倾向于强制其采取一次性支付的模式。
对于拥有固有时薪收入的人士,抚养费用的支付额度通常控制在其月收入的20%-30%之间;
反之,对于缺乏固定收入来源者,亦可参照当年家庭总体积蓄总计或同行业平均薪酬水平来确定。
另外,如给付抚养费的一方本身并无任何财务收入或失去了联系信息以至于无法获取,则其财产可以作为抚养费的替代形式得以体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条
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一条
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确定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方法
218人看过
-
如何确定孩子抚养权,子女抚养费如何确定
445人看过
-
离婚孩子的抚养费如何确定,法律上如何认定
267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给多少,离婚后如何减少孩子抚养费
492人看过
-
离婚后抚养权如何划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如何确定?
298人看过
-
离婚后要求孩子抚养费的应如何处理
38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确定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怎样确定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1三、孩子在十周岁以上 1、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孩子的意见。 2、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孩子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孩子的个人的意愿。 3、考虑孩子的意见并不是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孩子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孩子的条件时,才考虑孩子个人的意
-
离婚后再抚养的孩子该如何确认抚养费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5离婚诉讼中,孩子的抚养权的确定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综合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来确定。如果孩子跟随您更有利孩子成长,则法院会将孩子判归您所有。 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按月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标准为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享有孩子的探望权,另外一方应当协助。 关于子女抚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因此,如果一方的诉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要给吗,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1要的,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1、子女的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一、子女的抚养费具体数额如何确定?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如何确定, 应该如何确定子女的抚养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8(一)子女不足2周岁的情况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颁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规定:“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另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如何计算,如何确定抚养费,如何追加抚养费呢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8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另外,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法院应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