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共同犯罪实行过限,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行为人因为意志以内或者意志以外的某些因素,产生了新的犯罪行为。如果新犯罪行为不符合其中一些共同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意愿,那么就属于实行过限行为。相反,如果新犯罪行为符合所有共同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意愿,那么就不属于实行过限行为。
共同犯罪的实行犯是怎样的
实行犯,又称“正犯”。指直接实施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对实行犯可作以下分类:
(1)直接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直接实行犯是行为人亲自实施犯罪行为;间接实行犯是行为人假手无责任能力人、不知情的人或强制他人为自己实施犯罪行为。被利用作为犯罪工具的人因无犯罪意图不成立犯罪,而由间接实行犯负与直接实行犯同样的刑事责任。
(2)单独实行犯与共同实行犯。单独实行犯是由行为人一人单独实施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除了少数聚合性犯罪、对行性犯罪、集团性犯罪等条文外,一般是以单独实行犯为基本形态。共同实行犯是二人以上以共同故意实施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中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以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要标准,未明文规定实行犯,是将在共同犯罪中积极参与实行、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归属于主犯,将虽参与实行但仅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归属于从犯。
《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行为的认定及处罚原则
191人看过
-
重庆实行限行措施的范围和时间处罚规定
106人看过
-
共同犯罪从犯的处罚应该如何实施?
184人看过
-
公民欠税未交的法律后果和处罚措施是什么?
281人看过
-
对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的一些看法
72人看过
-
共同犯罪实行犯过限问题初探
212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未成年人犯罪后的刑罚执行和后续处理措施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未满14周岁的犯罪行为,法律不予追究责任。14至16周岁的人犯罪行为,只需就特定八类犯罪行为承担责任。16至18周岁的青少年则需承担所有类型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对其所实施犯罪行为负责。对于年满14岁但未满16岁的青少年,如果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纵火、爆炸以及投毒等八项罪行,也需承
-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措施和期限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11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两种: 一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也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
过失犯罪算犯罪犯罪过后会造成犯罪不的有哪些惩处措施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3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
-
实施故意犯罪过失处罚法律有哪些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14故意犯罪是没有过失的,因为故意犯罪指的是明知道会发生某种危害,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危害从而实施犯罪的行为就是故意犯罪,而过失犯罪指的是在主观上不存在期待结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