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解决我市企业富余人员、失业人员(以下简称“两类”人员)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市政府《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通知》和《中山市企业富余和失业职工再就业保障试行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市属以上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分类管理是指:按本市行业工种特点分三类:一类为禁止招调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二类为按比例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三类为可以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
第四条市劳动局根据本市经济建设需要和劳动力供需状况确定一类和二类行业工种,定期向社会公布。未有明确的,属三类行业工种。
第五条用人单位有义务做好本市“两类”人员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用人单位招调新员工,应按照“先市内、后市外,先城镇、后农村”的原则,优先招调本市“两类”人员和新增劳动力。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招调外来劳动力审批手续。凡未经劳动部门批准,擅自到市外或通过社会职业介绍机构招用外来劳动力的,劳动部门有权责令限期改正,并按违反招用工有关处理规定处理。
第七条劳动部门要严格审查用人单位招工广告。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招聘工种(岗位)的要求和条件,或故意降减工资福利待遇。非特殊工种不得以性别、年龄、婚否、相貌等为由拒绝招收本市劳动力。
第八条凡无正当理由拒绝招收同工种、同技能的本市劳动力就业的,不得招用外来劳动力。
第九条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仍无法招到规定比例的本市劳动力,可向劳动部门申请招用外来劳动力。
第十条二类行业工种,按比例吸收的本市劳动力使用期限不能少于同一工种外来劳动力使用期限。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申请招调外来劳动力的工种(岗位),应与实际使用相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工种(岗位)。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招用符合规定范围的“两类”人员,由劳动部门按规定拨付安置费。
第十三条招调外来员工审批手续,属办理转移(调动)的(含新招收迁移户粮部分),由市劳动局计划调配科负责;属办理招收员工的,由就业管理科负责。
第十四条各镇(区)可根据本镇(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997年1月1日
-
广州市临时招用外来劳动力管理规定[失效]
346人看过
-
劳动力市场管理出新招
375人看过
-
招用流入劳动力征收管理费、调节费
343人看过
-
宁夏回族自治区外来劳动力就业管理办法
53人看过
-
中山市乡镇渡口管理办法
204人看过
-
苏州市单位使用外地劳动力管理办法[失效]
495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海口市烟草专卖管理办法从哪些条款来分类?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20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辖区内的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商务、工商、公安、质量技术监督、海关、边防、税务、交通、铁路、民航、海运、汽运、邮政、物价、城管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
文山市劳动争议调解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2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受理当事人调解申请后,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调解: 1、及时指派调解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并做好调查笔录。 2、由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有争议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议,简单的争议,可由调解委员会指定1-2名调解员进行调解。 3、调解委员会充分听取争议双方当事人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依法公正调解。 4、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也应做好记录,并在调解意见书上
-
成都市垃圾分类管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法律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04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用地面积、位置和功能。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总投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
-
重庆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30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标准。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标准中的有关内容,纳入本市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并在对公共建筑项目进行行政许可审查时,就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建设征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
法律概念中劳动力派谴和劳动力外包的区别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9劳动法律关于劳动力外包的规定如下: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 与派遣的区别如下: 1、经营资质要求不同; 2、用工风险的承担不同; 3、对劳动者的管理权限不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