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行为人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
对于诈骗罪,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会另外还钱,但是法院会依法追缴诈骗犯罪分子非法占有的财产,并责令其退赔。
缓刑之后还用坐牢吗
缓刑有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是不用坐牢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没有出现违法违规情形,那么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
因此,在缓刑考验期间,缓刑人员没有出现违法违规情形,那么在缓刑期满之后,就不会坐牢。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受害者在被骗后,罪犯是否仍需还钱?
344人看过
-
判刑诈骗犯是否仍需归还赃款?
449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罪犯出狱后,是否仍需还清债务?
394人看过
-
在诈骗罪立案前已还清债务的被告是否仍需服刑?
73人看过
-
网络诈骗后归还钱物是否仍然构成犯罪?
259人看过
-
判刑后遗弃罪罪犯是否仍需抚养?
487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诈骗犯离世后是否仍需还钱?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09在将偷来的财物归还给受害人后,你可能会被判无罪或减轻刑罚,这取决于你涉及的犯罪程度以及后悔程度。如果你的罪行轻微,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你使用诈骗手段侵犯公共和个人的财产权益,且涉案金额较大,那么你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你可能需要接受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缴纳罚款或被没收全部财产。
-
在国外犯罪被判刑后,回国是否仍需接受刑罚?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1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如果中国公民已经被外国法庭审判并接受了刑罚,仍然有权利依据我国的法律进行追诉。然而,如果中国公民在国外已经承受了相应的刑罚惩罚,就可以获得赦免或者减轻处罚。关于中国公民在境外犯罪回国后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取决于所犯下的罪行及其严重程度。如果所犯罪行的最高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考虑不予追究,但如果行为产生的影响极其恶劣,也不能完全排除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
-
诈骗罪判刑钱是否要还给被害人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07犯诈骗罪的,即使被判刑了,钱也是需要赔偿给被害人的。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赃款无法追缴的,公检法会责令犯罪嫌疑人退赔的。如果犯罪嫌疑人不退赔的,被害人需要自行到法院提起诉讼。《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
犯诈骗罪是坐牢还是服刑?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11根据规定诈骗可能坐牢也可能拘役,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