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跟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关,在本单位的年限越长,得到的经济补偿金就越多。具体计算方法是在本单位工作每满1年就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1年的,6个月以上就仍按1年计算即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在正式辞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应付工资)计算。
若是劳动者的月工资太高,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只按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如劳动者的月工资是10000,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只是3000,那么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9000的经济补偿,而不是支付实际月工资10000。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调动补偿金标准劳动者如何确定
482人看过
-
劳动者被辞退后,如何计算并领取相应的补偿金?
446人看过
-
如何计算劳动补偿金,劳动经济补偿金怎样算?
418人看过
-
劳动者如何获得经济补偿金及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352人看过
-
在何种情况下单位应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应如何计算?
375人看过
-
劳动者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292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计算劳动者的工资补偿金标准怎么确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11、计算经济补偿金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指的是按劳动者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正常工作期间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工资、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上述您前十二个月构成计算在平均工资的为:基本收入、绩效提成、管理津贴、基金奖励。 2、不计算在平均工资的为:社保扣款、员工福利(如果作为工资发放可算)、集团公司周年庆发的钱(如果作为工资发放可算)、个人所得税。
-
计算经济补偿时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如何确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21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应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如果劳动者连续为同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先后签订了几份劳动合同的,工作年限应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例如,劳动者甲自2012年在某企业工作,期间劳动合同一年一签,一直工作到2017年。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时,计算的工作年限应从201
-
劳动者主动离职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如何计算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2主动辞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建议不要主动辞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同时,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
-
根据规定征地补偿金的计算应如何确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01、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2、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3、征收其他土地的
-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经济补偿金的范围应该如何确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根据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乘以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1、对工资的范围,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3条、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都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