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条件包括:
1、犯罪主体限于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2、主观上是出于故意;
3、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现行刑法丢失枪支不报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现行刑法对丢失枪支不报罪量刑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本罪。
《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第129条丢失枪支不报罪
91人看过
-
怎样才会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有哪些规定
342人看过
-
有了丢失枪支不报罪起诉状如何认定丢失枪支不报罪
258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有哪些
448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82人看过
-
丢失枪击不报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31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丢失枪击不报罪构成要件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08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特征如下:(一)犯罪对象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管理制度。丢失枪支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二)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失枪后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损失不仅包括行为人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还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枪支控制丧失的情况。犯罪主体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主观方面表现
-
丢失枪支罪的构成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10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枪手应尽的责任。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所配备的枪支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事件,应当立即向
-
造成枪支丢失罪,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0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枪手应尽的责任。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所配备的枪支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事件,应当立即向
-
哪些人能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3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于枪的丢失,可能是出于过失,但不及时报告,却是出于故意。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 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 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
-
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应该如何定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03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