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患者犯罪是否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5 16:23:04 219 人看过

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

精神病患者实施的犯罪,因为没有责任能力所以无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对不同的精神病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若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谈不上故意或过失,没有主观上的罪过。

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神经病人杀人有没有责任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精神病杀人应该赔偿多少数额

精神病杀人赔偿多少数额如下:

1、对不能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完全精神患者,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2、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当他们头脑清醒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识别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通过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履行赔偿,犯罪需要受到惩罚,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精神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看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精神病杀人如何进行民事赔偿,精神病人杀人没有具体的赔偿标准,需要根据后果分析具体的赔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4: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精神病患者偷盗行为是否属于恶意犯罪?
    精神病人偷钱肯定是违法行为,但够不够成犯罪还是分情况而定。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偷钱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相应的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犯罪是怎么处理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
    2023-07-17
    159人看过
  • 精神分裂患者犯罪怎样处罚
    在精神正常时犯罪的要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6-01
    221人看过
  •  患有精神疾病的犯罪嫌疑人是否会被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在精神病期间,由于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了犯罪行为,经法定程序鉴定为真实的,那么该犯罪嫌疑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如果有间歇性精神病但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则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在精神病期间,由于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了犯罪行为,经法定程序鉴定为真实的,那么该犯罪嫌疑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如果有间歇性精神病但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则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判刑?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判刑,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问题。一方面,精神病人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不应被判处过重的刑罚;另一方面,
    2023-08-30
    128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应对措施
    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包括: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等等;4、精神病人杀人肯定是构成犯罪,不代表必然结果上就会受罚。一、精神病人在刑事上的类别包括: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2、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精神病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包括:1、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有明确的动机,但实际上是受一种病理性妄想所驱使。具有常态心理的人,
    2023-06-30
    283人看过
  • 犯罪后患精神病怎么判
    刑事责任能力
    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确认犯罪时是否处于精神病病发。经过鉴定,认为患精神病的人,在他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依照规定不负刑事责任,不应对其判处刑罚,更不能判处死刑。犯罪的时候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的人,依照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一、神经病能否免除刑事责任看具体情况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3-12
    95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行为如何评估量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对其犯罪行为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因此,精神残疾犯盗窃罪时,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要根据犯罪情节来决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对其犯罪行为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所以精神残疾犯盗窃罪,根据犯罪情节适当进行减轻处罚。 法 律 规 定 : 精 神 残 疾 犯 盗 窃 罪 如 何 量 刑 ?精神残疾犯在法律上被认为具有与正常人相同的刑事责任能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属于严重侵犯财产罪,其刑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对于精神残疾犯的盗窃罪量刑,需要综合考虑其精神状况、文化程度、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态度等因素。根据司法实践,对于精神残疾犯盗窃罪的定罪量刑,需要比照普通被告人从轻
    2023-09-04
    433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法律政策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若必要,政府可强制其接受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若必要,政府可强制其接受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间 歇 性 精 神 病 人 在 精 神 正 常 时 犯 罪 如 何 处 理
    2023-09-08
    140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多少级会被判刑?
    判决与几级精神病没有直接关系,但要鉴定精神病人在犯罪时是否有行为能力。经鉴定,精神病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没有行为能力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部分行为能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轻微精神病会被判刑吗犯有轻微精神病的犯罪分子作出犯罪是可能会被判刑,其取决于犯罪时犯罪分子的精神状态。《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
    2023-07-07
    89人看过
  • 四川一精神病人砍死8岁男童,精神病患者犯罪该怎么判刑
    一、四川一精神病人砍死8岁男童,精神病患者犯罪该怎么判刑精神病杀人的判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断。1、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二、关于精神病承担刑事责任有哪些规定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
    2023-04-24
    442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盗窃罪判多少年
    一、精神病患者盗窃罪判多少年?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一般不会判刑,精神病能控制自己行为盗窃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二、盗窃罪侵犯的是私人利益吗?1、盗窃罪侵犯的不一定是私人的利益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公私财物的特征是:(
    2024-04-23
    230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怎么写?
    一、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怎么写?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应该写标题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以及辩护义务,这是辩护词的一个主体的地位,最后就是结尾和格式。(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辩护理由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五)写明辩护人
    2023-06-03
    274人看过
  • 殴打精神病患者是什么罪
    视情形可构成故意伤害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17
    484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处罚原则探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并得到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是指精神病鉴定部门依照具体规定和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决定。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即使经过鉴定确认,也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并得到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就是指,具有法定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受到了社会团体或者是监护人授权委托的代理人、犯罪人家属等,依照具体的规定以及程序鉴定,并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精 神 病 鉴 定 程 序 与 精 神
    2023-09-01
    277人看过
  •  患有轻微精神病的罪犯是否需要服刑?
    这段内容讲述了精神病人在犯罪时的刑事责任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那么他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也不需要服刑。但是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那么他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也不需要服刑。但是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 神 病 人 在 无 法 辨 认 或 控 制 自 己 行 为 时 如 何 判 断 ?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其行为可能构成精神病性障碍。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精神病性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偏执狂、妄想症等。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性障碍,需要综合考虑其症状、个人情况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判断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
    2023-09-11
    15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8
      辩护人的肯定范围 律师监护亲友团,团体单位又推荐 注解: 1、关于辩护人的人数限制: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辨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②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③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不得同时接受同一案件二名以上被害人的委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2、可以被委托担任辩护人的范围:①律师;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③人民团
    • 患有精神障碍病的人犯罪是否可以判刑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23
      1、看具体情况定。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不要判刑,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会判刑。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会判刑,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精神病患者医院是否可以允许精神病患者出院?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9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在决定患者是否能够出院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存在对他人构成威胁的可能性等。根据现行法规,患者在经过专业医生团队的综合评估后,若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同时其自身不会对他人构成威胁,并且能够服从家属的监管,那么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可以考虑批准患者出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 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人
    • 精神病患者犯罪应对措施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10
      在处理精神病患实施犯罪行为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如下规则: 1. 如果精神疾病患者在无法正确认识或控制其行为期间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行为并非故意所致,则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应要求其家属或监护人为其实施严格的照料和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政府机构有权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其实施强制医疗。 2. 对于在精神状态正常时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 精神病患者是否扣工资?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22
      只要是付出了劳动的就不能扣除工资。针对员工是精神病的,用人单位也没有权利扣除该劳动者的工资,只要该劳动者按照工作要求付出了相应劳动的,如果该员工因病不能工作,单位可以酌情给与劳动补偿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