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借条上只要有签字,即便没有按手印也不影响借条的成立和效力。
首先,如果借贷双方签订书面借贷合同,则借贷合同自借贷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时成立;其次,如果双方不是同时签字、盖章的,则借贷合同自在后一方签字、盖章时成立;
所以自然人是否签字是影响合同成立的关键,在签字存在的情况下,手印并非必要。但是在当事人不会或者不能书写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按手印的方式,此时按手印与签字有同样的效力。
续签借条和原借条一样有效吗
那就要看新旧借条之间的关系了。
新欠条如果是仅仅是旧欠条的补充条款或者是增加条款,那么原条款还是合法有效的,各方仍然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新欠条如果是对旧欠条的替代,那么就是旧欠条失效,新欠条生效。
如果旧欠条还生效,那么担保人就在旧欠条的约定范围内,继续有效。
如果旧欠条无效了,那么担保人没有在新欠条签字,自然就不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七十三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合同生效的条件:手印是否为必备要素
306人看过
-
手印是借条必备的要素吗?2022年
340人看过
-
借条上的手印是否是必要的法律要素?
482人看过
-
按手印是否是借条生效的充分条件?
254人看过
-
手印在借条上是否必要
418人看过
-
合同生效条件条款是否必备?
133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借条上是不是要盖手印才生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4借条上有多个手印,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仍然具有可以生效。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
-
手印是否在借条上有效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14在借款协议中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指纹确认,该协议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这是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像借款协议这样的合同文件通常只需要双方签署即可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法律并未规定必须同时要求签名和指纹确认。 只要借款协议内包含了双方亲笔书写的合理且有效的签名,就可以视为该协议合法且可靠。这是因为指纹识别技术对于字迹的鉴别比手指印纹鉴别更为精确和严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公证是否为离婚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湖南在线咨询 2021-01-25离婚协议书的公证不是离婚协议书生效的必要条件,未经公证的离婚协议书只要合法、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仍然有约束力,但离婚协议书的生效必须是在夫妻双方办理之后才生效。 离婚协议书不可以作为婚姻状况的证明,是离婚男女的婚姻状况证明。
-
借条复印件能否作为民间借贷的有效条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01借条复印件在作为证据使用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与原件核对无误或者对方当事人不表示异议,即被采信;另一种情况就是因无法与原件核实或者遭到对方当事人的异议即被否定。 在使用借条复印件作为审判案件的证据时,需要注意两点: 1、复印件作为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不能因为其真实性上存在瑕疵而完全被否定。 2、作为传来证据的复印件,特殊情况下证明效力甚至高于形式上的原始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
借条手写打印是有效还是必须要盖章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081、借条不论手写还是打印都是有效的,只要签订该借条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借条的行为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就是合法有效的。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