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行为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2 16:40:50 292 人看过

(一)侵权人的主观过错

名誉权的侵权责任是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侵权人具备主观过错。

(二)存在损害后果。名誉损害,受害人得社会评价降低

精神损失,受害人遭受的痛苦、压抑、忧郁等感情损害。财产损失,受害人财产上的损失。

(三)侵害人行为的违法性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方式主要有侮辱、诽谤和泄露他人隐私。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侮辱行为;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诽谤行为;故意泄露他人隐私,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害。

(四)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两者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往往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一种推定,但不应是主观臆断或毫无根据的推测。

一、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有多久

名誉侵权的诉讼时效应该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说的是事实算不算侵犯名誉权

不算侵犯名誉。讲事实不属于捏造事实。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是由侮辱、诽谤两种行为。所谓的侮辱是指使用语言、肢体动作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情节严重,需要用刑罚处理的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讲事实仅仅是陈述事物或者事件的本来面貌。不存在着通过捏造、诽谤的行为使名誉受到损害。讲事实是人通过客观现象,主观意思表示的行为。只要实事求是,就不存在侵犯他人名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8: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什么是名誉权?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
    名誉,也就是俗称的名声。它是社会上对一个公民的起码评价,直接关系到这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尊严,关系到其他人对该公民的信赖程度,也关系到公民从事的各种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所以,法律规定公民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不受侵犯,这就是名誉权。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侮辱和诽谤。侮辱是以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或行为辱骂、嘲讽他人,逼迫他人吃人粪、强迫他人从胯下钻过等。诽谤是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损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地散布某人作风不好或其他不法、不名誉事实等。侵犯公民名誉除上述两种表现外,还包括以书面、口头等形式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所谓隐私的范围很广泛,不仅仅指男女关系等私生活方面的秘密,它还包括公民不愿意泄露的各方面的秘密,如疾病、生理缺陷、收养事实、存款数额等。泄露隐私与诽谤不同的是
    2023-04-30
    412人看过
  • 如何认定行为人起外号的行为是否侵害他人名誉权
    一、如何认定行为人起外号的行为是否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人起外号的行为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认定如下: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2.行为具有违法性。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二、侵害他人名誉权怎么处理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处理是,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
    2022-09-24
    375人看过
  • 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的行为表现
    (1)不当利用他人肖像。不当利用他人肖像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营利型非法使用。即未经本人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这种利用一般是对肖像经济价值的利用,常常表现为在商业活动中使用他人的肖像。例如,某化妆品公司未经本人同意,在其商业广告上使用了某女性的肖像以说明其化妆品能使皮肤白嫩的功能,就属于营利型非法使用。二是一般使用型不当利用。这是指非以营利为目的、但未经本人同意的善意使用,或者虽经本人同意,但使用人的使用方式、使用范围失当的利用。例如,未经肖像权人(即本人)的同意,为鉴赏或纪念目的而拥有、展示其肖像;肖像权人只同意将其肖像用于电视广告上,但却被不当的使用在产品的包装上。(2)恶意侮辱他人肖像。这是指不法行为人恶意的丑化、玷污、毁损他人的肖像。恶意侮辱的表现形式包括:涂改,歪曲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打上“”印记或者添画胡须、痣、疖等;焚烧、撕扯或倒挂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涂
    2023-07-10
    302人看过
  • 诉讼行为能否构成名誉侵权
    [案情]2005年10月,王某收到诽谤其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的匿名信及明信片。王某为查清此事,便向县公安局反映,随后提供了其单位两个科室人员的政治笔记。二个月后,公安局告知初步结论:匿名信及明信片可能是同单位的李某所写。为进一步确认事实,王某又委托律师调取李某档案材料,向市检察院申请字迹鉴定。后经鉴定得出结论:匿名信、明信片均系李某所写。王某遂持结论向法院起诉李某侵害名誉权。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李某申请重新鉴定。历时二个多月后,鉴定结论尚未得出时,王某向法院申请撤诉。撤诉后,李某认为人的名誉是不可随意侵犯的,王某在无确凿证据下起诉李某后又撤诉认输,造成李某极大的名誉损失和精神损失,李某遂又以王某侵害其名誉权提起诉讼。[分歧]对于本案王某的诉讼行为是否构成对李某名誉权的侵害,存有二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王某的诉讼行为侵害了李某的名誉权。虽然法律规定诉讼本身不是一种侵权行为,但诉讼可能导致侵权。
    2023-06-01
    370人看过
  • 哪些行为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
    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
    2023-06-08
    283人看过
  • 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法律规定
    一、名誉与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情操、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名誉权,则是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二、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要件1、行为人主观上有毁损他人的名誉的恶意或过失。恶意是指实际恶意,即行为人明知事实虚假或对事实抱有深切怀疑,却仍然不计后果地予以轻率发表,并非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或应该预见到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名誉,但由于自信或放任了这种行为。2、行为人客观上有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3、受害人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4、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的法律特征1、侵害对象是特定人。除了指名道姓外,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
    2023-03-02
    241人看过
  • 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一、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需要满足哪些要件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且该损害事实是客观真实存在而不是捏造或虚构的。2.行为具有违法性。行为人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强制性规定,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而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三种:暴力侮辱、语言侮辱、文字侮辱。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实施的违法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要存在客观联系。受害人被侵害的名誉,与侵害人侵害行为有关。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上述的四点侵犯名誉权的要件必须同时具备,行为人的行为才能构成侵害名誉权。二、侵害名誉权的处罚是怎样的侵害名誉权的处罚是如下的: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
    2023-10-22
    260人看过
  • 民法典名誉权算人格权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
    一、民法典名誉权算人格权吗《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二、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实姓名,或者未写明原告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但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有明显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说内容存在侮辱、诽谤情节,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作者和
    2023-04-19
    246人看过
  • 打电话骂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主要案情]2006年1月,邓某在外出打工途中,认识了祝某之夫黄某。此后祝某多次于夜间10时左右,打电话到邓某就住的职工宿舍,辱骂邓某是“狐狸精”“勾引我男人”等等。由于夜深人静,祝某在电话中辱骂邓某的内容被邓某同寝室的同事听见,后来厂领导也得知此事。过了一段时间,祝某打电话给邓某道歉说与其丈夫黄某有暧昧关系的是其他人,是她自己弄错了。尽管祝某向邓某道了歉,但其行为造成邓某寝食难安,尤其是一听到电话就发抖。且由于祝某的行为在邓某的同事中对邓某造成了较坏影响,邓某被迫离开该厂到其他地方打工。[分歧意见]本案在讨论过程中就祝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害邓某的名誉权,形成了以下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诽谤、侮辱的行为只有以公开方式进行时方才构成侵害名誉权。本案之中,祝某辱骂邓某是采用打电话这种不公开的方式进行的,祝某虽然在电话中对邓某有不善的言辞,但并未向社会扩散,更没影响公众对邓某的社会评价。因此,
    2023-06-13
    389人看过
  • 小说作者侵害他人名誉权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2、除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车辆的或者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以外,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二)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三)交通事故证据及形成原因的分析(四)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3、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小说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认定小说侵权构成有四个基本特点:1、侵权的主观过错须有确定性。
    2023-07-03
    466人看过
  • 辱骂他人算侵害名誉权吗
    辱骂他人的一般会侵害其名誉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一、名誉权和声誉权的区别1、性质不同。荣誉权是身份权,而名誉权是人格权。所谓身份权就是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特定的人才会享有而不是人人均享有,如亲权等。人格权则是凡事主体均可享有。所以荣誉权只有那些取得优异成绩,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荣誉称号的特定的公民、法人才能享有;而名誉权则是每个公民、法人均享有的权利。2、内容不同。荣誉权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授予的种殊荣,即特殊的名誉其评价是积极的;名誉权是社会对每个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评价即公民、法人的声誉。3、取得方式不同。荣誉权的取得要履行一定的程序,由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授予的,而名誉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法人的一种权利。荣誉权具有可剥夺性,而
    2023-02-21
    237人看过
  • 如何起诉他人侵害名誉权?
    一、如何起诉他人侵害名誉权?名誉权纠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民事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审理、判决,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判决以及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起诉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起诉状副本。起诉状应当写明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情况。当事人是个人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等;有代理人的,还要写明代理人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以及与当事人的关系。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法人或者组织的名称、单位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2、原告诉讼请求以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住所等。4、受诉法院名称,起诉的年、月、日,起诉人签名或盖章。二、如何认定名誉权侵权?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
    2023-06-16
    319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
    该文简述了侵害名誉权的五个要素:侵害对象可以是特定人,侵害方式主要是侮辱诽谤,主观过错可能是故意或过失,客观上存在侵害事实,结果是对被侵害人名誉造成较严重损害。(一)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可以是特定人。当然不一定指名道姓,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二)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三)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四)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五)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侵害名誉权的五种情况是什么?侵害名誉权是指行为人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造成其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五种情况可能构成侵害名誉权:一、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足以贬损他人名誉;二、行为人恶意诽谤他人的姓名、肖像、名誉等;三、行为人利用
    2023-11-21
    337人看过
  • 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构成名誉侵犯
    一、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构成名誉侵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1.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的;2.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3.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二、有哪些方法可以确定名誉侵权的责任可以确定名誉侵权的责任的方法是: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2.行为具有违法性;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
    2023-12-06
    145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应当由谁来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30
      构成要件如下: 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
    •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构成侵权吗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0
      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以侮辱、诽谤、宣扬他人隐私等方式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 (2)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 (3)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
    •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包含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是侵犯他人名誉权行为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5
      虽然隐私权与名誉权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与精神利益有关但不体现直接财产内容的人身权利,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有时会导致名誉权受损害的结果,但并非所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而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可能包含了侵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
    • 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构成要件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30
      名誉权的客体为名誉,从侵权行为四要件来看,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为:行为人实施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受害人名誉权受到侵害的事实;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与名誉权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具有过错。 一、行为人实施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主要以作为的方式呈现:包括侮辱(以暴力、语言、文字、态度等方式故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诽谤(通过向第三者传播虚假事实而致使他人社会评价降低,非法损害
    • 造成名誉损害是否都侵害他人名誉权?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15
      有下列情况下具有违法阻却性,不成立对名誉权的损害。 一是实施新闻报道和正当的舆论监督。 二是行为人引用已经公开的权威报道,并且有理由相信该报道内容真实性的。 三是公正评论。 四是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行使权利。 这四种情况下是免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