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行为涉嫌犯罪,如果借款合同不具备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则借款合同还有效力;如果借款合同具备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例如一方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则借款合同无效。借款合同并不因为涉嫌犯罪而当然无效。
一、凭借借条农民工可以将借出去的钱要回来吗
1、凭借借条农民工有可能不可以将借出去的钱要回来,首先借条可能无效,在借条无效的情形下,若是无法拿出其他的证据,极有可能无法将借出去的钱要回来。
其次借条有效的情形下,债务人没有偿还能力;或者是债务人死亡、名下没有合法财产等的情形,也极有可能无法将借出去的钱要回来。
2、若是农民工持有的借条无效,通常需要承担以下后果:
(1)借款人返还借款
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返还财产并不是违反民事义务所直接产生的法律后果,它的存在也不是法律对当事人主观状态予以否定性评价的表现。因此,返还财产不适用无过错原则,即无论当事人对缔结合同是否有过错,依据无效合同取得、占有的财产因无合法根据,都应当返还对方。
换言之,即使是无过错一方占有了对方财产,也应当返还给对方。所有物的返还,是以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能够返还为条件。因为民间借贷合同主要以金钱为标的,故返还借款并不存在法律上的不能返还和事实上的不能返还之情形。因此,针对无效借贷合同而言,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尚未履行,则不得履行。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已经履行,取得借款的借款人应当向贷款人返还借款。
(2)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过错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过错,有单方过错和双方过错,无效借款合同的损害赔偿,也适用过错相抵原则。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将给当事人带来损失,这里的损失,一般指贷款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利息损失,如果有其他损失,还应当承担赔偿其他损失的责任。
如果贷款人已经提供借款,返还借款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借款人应当赔偿损失;如果贷款人实际未提供借款,但合同无效是借款人过错造成的,则由借款人向贷款人承担赔偿损失责任;如果合同是双方过错造成的,则由双方按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3)追缴财产
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
裸条借贷是否属于犯罪?
245人看过
-
自愿借高利贷属于犯法吗
464人看过
-
借贷中的的担保属于从合同吗
79人看过
-
出借银行卡属于犯罪吗?
207人看过
-
触犯刑法的合同诈骗罪属于犯罪吗
204人看过
-
民间借贷提供虚假担保属于犯罪吗
351人看过
借贷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借贷合同的特征: 1、属于要物合同(实践合同)。除当事人协议外,在出借人把货币或实物交付借用人时,合同才能成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发生。 2、属于单务合同,借贷合... 更多>
-
借名贷款属不属于经济犯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29借名贷款属经济犯罪不解答如下:信用社排查出来的案件,一般来说,会视金额及情节而定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而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相关的罪责有违法发放贷款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
-
借贷利息高是否属于犯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8要看情况的,法律规定,民间借钱利息目前不能超过15.4%,这是司法保护上线。只要在15.4%以下的利率,都是可以的,超过了就是高利贷,放高利贷违法但不犯罪。法律不予保护。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
哪些借贷合同属于无效借贷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四)违背社会
-
未配合的罪名属于共同犯罪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02不,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相同的目标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
-
民间借贷是否属于经济犯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8在民间借贷中,防范经济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政府应明确民间借贷的政策导向,承认其合法性,实现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化。其次,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制定法规,适度进行市场监管,规范民间借贷从业者的行为。第三,要严厉打击民间借贷中的经济犯罪。最后,应增强公众的防范金融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特别是强调民间借贷参与者要理性参与,遵守法律,注重风险防范,积极举报犯罪,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所有民间借贷的经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