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指的是什么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8 05:59:28 175 人看过

著作权的主体

享有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作品。需要指出的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必须是自己创作的,不是抄袭别人的;

(二)必须是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范围内的创作;

(三)必须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四)必须是不属于依法禁止出版、传播和作品。

《著作权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单纯事实消息;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01: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什么是版权,什么是主体和客体
    版权过去被称为版权。版权的本义是版权,即复制权。这是因为印刷在过去并不流行。当时,该协会认为农作物最重要的权利是印刷和出版的权利。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品的种类逐渐增多。安娜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它开始保护作者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出版商的权利。1791年,法国颁布了《表演权法》,开始重视对作者表演权的保护。1793年,《作者权利法》颁布,作者的精神权利得到进一步重视。版权主体包括:(1)作者(2)其他公民,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继承人是指以赠与、继承、遗赠等方式取得著作权的人和其他继承人3.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具有独创性且可以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特点1.作品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不是思想和情感本身2.作品应该是原创的3.表达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范畴保护对象(I)书面作品(2)口头作品(3)音乐、戏剧
    2023-05-07
    126人看过
  •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对吗
    首先,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对吗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是指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具有独创性、可以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特点:1.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现,而不是思想情感本身2.作品应该是原创的它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范畴(1)作品必须属于文学领域,艺术与科学《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作品必须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是通过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因此,那些不属于上述三个领域,或者虽属于上述领域,但不是智力创造成果的作品,不能成为不属于作品范畴的作品,如运动技能、动作、阵法等(2)一定的思想感情必须表达出来。版权保护的目的是鼓励创作,繁荣社会文化和科学。作为智力活动的结果,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它必须是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表达,或知识的传授,或哲学的阐述,或现实的反映,或情感的表达。如果没有某种思想或情感的反映,只能说明客观情况,就不能成为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思想和情感只有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才能被外
    2023-05-07
    122人看过
  •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指谁
    一、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指谁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主体指司法工作人员,客体指司法程序以及司法活动。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构成:1.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的行为;3.客体是侵犯了司法程序以及司法活动;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二、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立案标准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立案标准: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致使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三、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怎么判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判决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
    2023-09-29
    83人看过
  • 劳动关系的主体客体是指的什么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自然人。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行为。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任务是劳动者的首要义务。一、终止事实劳动关系未予经济补偿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终止事实劳动关系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且书面合同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故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存在过错,为惩罚这种不规范用工行为,所以这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二、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费收费标准是多少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仲裁阶段是免费的,诉讼阶段只收十元。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2023-03-28
    324人看过
  • 2024年著作权的客体是指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著作权的客体是指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著作权法》第11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二、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是什么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特殊作品主要有:职务作品、委托作品、合作作品、演绎作品。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主要是:一、雇佣作品(职务作品)的权利主体,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
    2024-01-27
    376人看过
  • 犯罪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是怎样的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庆系,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024-04-30
    209人看过
  • 著作权的“三性”具体指什么
    关于著作权的特性而言,主要包括了独创性、可复制性以及合法性这三个方面。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受到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类型,通常为在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中具备创新性且能够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表现的智能产品。而创作则被更精确地定义为那些能够直接创造出文学、艺术与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过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
    2024-08-02
    338人看过
  • 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份主体有区别吗
    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份主体是有区别的;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分的著作权主体。根据主体所享有的著作权的完整程度不同而划分的。完整主体:指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全部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的作者。部分主体:指通过转让或继承关系而取得部分著作权的人。(1)创作作品的作者一般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如果作者将自己的著作财产权的一部或全部转让给他人,自己只有部分著作财产权或著作人身权,此时作者也就成了部分著作权主体。(2)在某些情况下,作者甚至可能不是或不再是著作权主体,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将法人视为作者的情况,事实上的自然人作者就不是著作权主体。一、国内主体和外国主体有哪些区别?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而分类。区别:由于著作权法具有非常严格的地域性,因此内与外待遇差异明显。(1)保护条件不同:中国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依据著作权法直接取得保护;外国人的作品若首先在中国境
    2023-02-28
    231人看过
  •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客体和内容如何区别?
    (1)获得权利的方法不一样专利权仅有当专利申请人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并且经过该机关审批核准后,方能形成。针对两个以上分别单独完成的内容一样或类似的发明申请,在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授予在先申请人,有一些国家专利法规定授予最开始发明人。著作权采用自动形成的原则,全世界仅有少部分国家规定履行登记注册手续。著作权只注重作品表现形式的独创性。因而,两个以上分别单独完成创作的作品,只需其思想内容的客观表达方式不一样,就算思想内容类似,也能够自动形成著作权。商标权的获得一定要由申请人申请,并获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方能形成。(2)客体不一样专利权的客体是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著作权的客体是文学类、艺术类和科学著述创作的客观表达方式。商标权的客体是区别一样产品或服务的不一样生产者或经营者并说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商标标识本身,申请注册的商标依规依法一定要具备显著
    2023-06-23
    146人看过
  • 著作权主体的表述
    一、一般主体(一)作者即创作作品的人,一般情况下是自然人,特定条件下,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通常来说,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是作者,除非有相反证明。同时具备以下情况,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1、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2、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志;3、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二)继受人指因发生继承、赠与、遗赠或者受让等法律事实而取得著作财产权的人。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着享有,但是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注意:第三人使用演绎作品时须获得演绎着和原作者的双重许可。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二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注意: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驶时不可以侵犯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合作作品不可以分
    2023-03-28
    123人看过
  • 著作权人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有什么区别
    区别:由于著作权法具有非常严格的地域性,因此内与外待遇差异明显。(1)保护条件不同:中国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依据著作权法直接取得保护;外国人的作品若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2)作品首次发表的规定不同:中国作者的作品的首次发表,指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或境外发表。对外国作者来说,其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指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或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外出版后,30天内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也被视为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或外国人的作品未发表,但经授权改编,编译后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也视为该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3)著作权保护期的起算不同:中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其著作权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
    2023-06-13
    290人看过
  • 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1、简述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之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作者。由此,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可以分为两类,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首先,自然人是原始作者。一般而言,创作是指作品从构思到表达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具有思维的自然人才能完成,因此只有自然人才能够直接创作作品。自然人作为作者在创作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因而其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应当享有原始和完整的著作权。其次,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法律拟制的作者。自然人以外的社会组织事实上不可能成为作品的创作者。但是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明确规定法人甚至非法人的其他组织均可以被视为作者,而获得相当于自然人作者的原始著作权主体地位。一方面,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被视为作者,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作者只能是自然人这一原则并没有被改变;另一方面,法人和其他组织被
    2023-04-27
    84人看过
  • 客体与主体的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一、客体与主体的区别1、含义不同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就是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2、存在形式不同。主体的存在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整体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任何认识活动总是通过每个个人的认识活动去实现的。3、变化趋势不同处于客体的事物,当作用于某一具体事物出现或者具体到某一事物的时候,就会衍化为主体的形态,其它与之处于关系的物,就变成了客体。处于主体的事物,在进行主体的客体层面分析于其它事物的关系面联系的时候,会在演示层面上表现为客体的形态,客体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接触的但不属于自己的实体。二、什么是主体与客体主体指认识者,即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
    2023-04-24
    331人看过
  • 著作权中的改编权具体指什么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法律法规,改编乃是对已有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创作,从而创造出具备独创性的新作品的特有权益。这其中的改编行为应视为改编者所付出的创新性劳动成果,而非仅仅对原有作品内容的复制黏贴,进而在表现手法乃至其艺术效果等方面都应展现出独到的创新特色,进一步实现全新的艺术表达或创作愿景。值得一提的是,改编这项权益既可以归属于原著作者本人独自行使,亦可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授权给他人行使。《著作权法》第九条第十四项,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2024-07-26
    16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和客体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出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一)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要件 侵犯著作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所谓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已经创
    • 著作权的物权主体与客体具体是怎样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4
      著作权的主体 享有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作品。需要指出的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必须是自己创作的,不是抄袭别人的; (二)必须是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范围内的创作; (三)必须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四)必须是不属于依法禁止出版
    • 著作权的特殊主体具体是指谁?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9
      具体理解如下: 一、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著作权归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 二、两人共同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创作人共同享有; 三、合作创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
    • 网络著作权的主体是什么,网站著作权的主体包括哪些,有什么特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27
      我国《著作权》第9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①作者;②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根据这一规定,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主体包括两类:作者和网站管理者。作为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不必多言,而网站管理者对其网页的整体享有著作权。网页从文字、颜色到图形,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特定的排列组合,而且网页也可以以有形形式复制,如存储在电脑硬盘上,打印到纸张上,具有可传播性。网页在很大程度上构成
    • 什么是著作权?《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是作品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7
      著作权在作者作品创作完成后就会依法自动产生,不需要经过任何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我国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管是否发表,都会依法享有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