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青睐有限合伙形式税收政策还需加以明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7:21:09 382 人看过

许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在募集资金的时候,出资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搞的这个基金是公司制还是合伙制?如果是合伙制,那么是普通合伙还是有限合伙?这个问题不仅出资人关心,基金管理人更关心。因为基金的不同组织形式不仅关系到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关系到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从而直接影响出资人、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收益。

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有公司制和合伙制两种,合伙制中又有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两种。《合伙企业法》修订前,我国大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采取公司制形式。虽然从法律层面讲,公司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人只承担有限责任,可以有效的保护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基金公司实际运作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股东必须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这样一来,如果基金公司设立的前期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大量的开户资金将只能存在开户银行,造成资金的闲置,降低了资金使用率。其次,从税收角度来看,由于我国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所以公司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需就其自身经营所得先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之后分配给自然人投资者的股息再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自然人投资者不喜欢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007年《合伙企业法》修订实施后,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被分为两类: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依法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依法对合伙企业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实践中,一种结合资本与智力的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应运而生———即拥有财力但不参与经营管理者作为有限合伙人投入99%的资金,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者作为普通合伙人只投入1%的资金,二者共同组成以有限合伙为组织形式的投资机构。这种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较好地避免了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上述不利之处。

比如,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决定投资企业后,投资人可以有一个拨付资金的时限,在此时限内,投资者向基金拨付资金,再由基金向企业进行投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金闲置的问题。另外,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虽然投入99%的资金,但只能分得80%左右的利润,基金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虽然只投入1%的资金,但能分得20%左右的利润,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激励机制明显比较强。

再如,从税收角度来看,《合伙企业法》第六条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财税[2008]159号文件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且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就避免了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出现的重复征税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2007年以后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大多采取了有限合伙的形式。应该说,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基金税负较低是众多投资人选择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但是,《合伙企业法》修订后,税收法规只跟进出台了财税[2008]159号文件,许多具体问题仍需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明确。

第一,法人合伙人投资收益是否免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那么,作为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的法人投资者,其从被投资的居民企业分回的股息收入可作为免税收入吗?目前并无定论。

第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如何确定?财税[2008]159号文件只规定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并没有明确自然人作为有限合伙人或普通合伙人在适用税率上有无差异。导致各地方制定了不同的规定,如北京、上海、天津三地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规定就不一致。

第三,普通合伙人工资纳税的问题。作为基金管理者的普通合伙人每年可从基金中取得2%左右的管理费用于日常开支,包括租金、办公设施花销、差旅费、以及管理人员在投资期的工资等。这些支出可以列为有限合伙企业的经营成本。不过,根据财税[2008]65号文件的规定,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2000元/月),超过部分要调增应纳税所得并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然后将生产经营所得按先分后税原则,各合伙人分别纳税。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工资所得本应由普通合伙人纳税,现在却将部分所得转嫁到了有限合伙人和法人合伙人身上。

第四,证券开户引起的税收问题。2009年底证监会修订后的《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合伙企业可以开立证券账户,也就是合伙企业可以自己的名义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根据财税字[1998]61号文件规定从1997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财税[2005]102号文件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那么,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投资者可否享受上述优惠?目前并无相关政策进行明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4日 06: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股权投资相关文章
  •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税收类型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合伙制私募基金,就是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即私募基金管理人,他们和不超过49人的有限合伙人共同组建的一只私募基金。不同以往合伙制私募基金只能投资PE类投资,合伙制私募基金也能开设账户进行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公司法》第八十五条募集股份的公告和认股书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认股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八十六条所列事项,由认股人填写认购股数、金额、住所,并签名、盖章。认股人按照所认购股数缴纳股款。第八十六条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应当附有发起人制订的公司章程,并载明下列事项:(一)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二)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三)无记名股票的发行总数;(四)募集资金的用途;(五)认股人的权利、义务;(六)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及逾期未募足时认股人可以撤回所认股份的说明。二、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的优点是什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设立
    2023-03-03
    332人看过
  •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备案
    一、私募基金备案中需要注意问题1、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要求,《公告》发布之前已登记且尚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首次申请备案私募基金产品之前补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待提交的法律意见书办理通过后,按照正常流程提交私募基金备案。2、私募基金募集规模证明、实缴出资证明应为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证明,包括基金托管人开具的资金到账证明、验资证明、银行回单、包含实缴信息的工商登记调档材料等出资证明文件。私募基金的募集资金不允许代付代缴。3、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指引》、《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问题解答(七)》,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应当包含“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相关字样。此外,从专业化经营和防范利益冲突角度出发,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兼营与私募基金可能存在冲突的业务、与买方“投资管
    2023-03-27
    226人看过
  •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税收筹划内容是什么?
    一、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层面税收《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6号)主要规定为:其主要规定为:从2000年1月1日起停止对合伙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16号文在国家法规层面上,首次确立了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原则。《合伙企业法》第6条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你给,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159号文第二条进一步规定: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因不具法人地位,不是独立的纳税单位,故在税法上无需缴纳所得税。合伙企业的所得或损失,全部传递到合伙人层面。通过上述规定可见,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实行的是“先分后税”的原则,即在基金层面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2023-02-19
    253人看过
  • 有限合伙模式的私募基金阳光化
    由于通过信托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在投资品种上面限制颇多,所以采用创新策略的私募基金往往会采用有限合伙的模式。有限合伙的模式,相比纯信托的产品来说,不仅在税收方面具有劣势,而且在阳光化的层面也处于不利地位,尤其在基金估值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何打消庞氏骗局的疑虑,是有限合伙私募走向前台迈不过去的一环。目前来看,一些通过有限合伙模式发行的私募基金通过一些方式做了有益的尝试。有些通过券商清算中心来估值,有些通过有限合伙套信托的模式在信托平台上公布净值,而有些私募通过独立的基金行政管理机构来核算净值。一、通过券商清算中心来估值有些通过纯有限合伙的模式操作对冲基金策略的私募基金是通过券商清算中心来对基金产品进行估值。例如,有一家采用宏观对冲的私募基金就是通过券商清算中心对其产品进行估值。该基金、券商(清算中心)、有限合伙的所有国内品种(包括商品期货等非二级市场股票类投资品种)进行估值。该
    2023-06-06
    158人看过
  •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退出方式有哪些
    1、有限合伙基金通过投资目标公司IPO后退出合伙制基金投资目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后,投资实现证券化,溢价能力和流动性明显增强,合伙制基金既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减持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给收购方,实现现金收益。投资者选择这种退出方式能带来很高的收益,因此,很多投资者均把目标公司是否能够预期IPO作为投资的条件。单式,由于公司IPO的周期很长,选择以这种方式退出,一般投资的周期为3-7年(包括IPO后的锁定期[3]),机会成本会很高,加上二级市场较强的波动性变化,使的锁定期过后投资高溢价退出的不确定性加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限合伙基金应尽量避免投资拟在主板、中小板上市的目标公司,在刊登招股说明书前12个月内、投资拟在创业板上市的目标公司在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6个月突击入股,这种增资方式,不但会面临发审委经常不予许可通过的风险,即使通过,还有可能会予以要求锁定期的安排。2
    2023-03-28
    85人看过
  •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税收筹划内容是什么
    一、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层面税收《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6号)主要规定为:其主要规定为:从2000年1月1日起停止对合伙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16号文在国家法规层面上,首次确立了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原则。《合伙企业法》第6条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你给,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159号文第二条进一步规定: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因不具法人地位,不是独立的纳税单位,故在税法上无需缴纳所得税。合伙企业的所得或损失,全部传递到合伙人层面。通过上述规定可见,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实行的是“先分后税”的原则,即在基金层面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2023-03-21
    90人看过
换一批
#股东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 股权投资可以发生在公开的交易市场上或股份的非公开转让场合,目的主要是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以分散经营风险。... 更多>

    #股权投资
    相关咨询
    •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5
      1、有限合伙型基金:对于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可以备案为有限合伙型私募基金。基金管理人一般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且不能为自然人,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合伙人数量为2人以上且50人以下;全体合伙人通过签署《合伙协议》作为基金合同,对基金的管理、投资运作等事项进行约定;基金日常管理负责,《合伙协议》可以约定特定的重大事项通过合伙人会议、投资决策委员会等形式做出决策。 2、以合伙企
    •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7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制是指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即私募基金管理人,他们和不超过49人的有限合伙人共同组建的一只私募基金。
    • 私募基金形式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01
      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一直是我国监管比较严格的一种投资方式,因为私募基金融资一般针对的都是很大的投资客户,那么私募基金形式有哪些?一、式(一)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构,运作比较正式和规范。(二)不过,公司式私募基金有一个缺点,即存在双重征税。二、契约式三、虚拟式虚拟式私募基金表面看来像委托理财,但它实际上是按基金方式进行运作。
    • 私募基金形式有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13
      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一直是我国监管比较严格的一种投资方式,因为私募基金融资一般针对的都是很大的投资客户,那么私募基金形式有哪些?一、式(一)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构,运作比较正式和规范。(二)不过,公司式私募基金有一个缺点,即存在双重征税。二、契约式三、虚拟式虚拟式私募基金表面看来像委托理财,但它实际上是按基金方式进行运作。
    •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有风险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7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有风险。 (一)基金的设立是否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 (二)基金投资人人数是否超过法定上限; (三)投资者出资是否符合法定投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