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顺序及比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05 06:39:47 423 人看过

一、法定继承顺序及比例

遗产继承权取得的条件是:

1.被继承人死亡

2.遗产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3.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

4.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法定继承的顺序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民法典》于2021年1月1号生效)

二、法定继承顺序是如何的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三、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继承开始后,由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只要第一顺序继承人中至少有一人继承遗产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就不能继承。

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中,子女继承还有特殊性,如果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根据代位继承制度,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可以代位继承,在这种情况下,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n(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n(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n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n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n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n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17: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遗产继承比例:第一顺序继承者的比重
    第一顺序承受人的遗产的继承比例份额应均等。不均等的情形有: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父亲死后遗产是什么样的继承比例父亲死后遗产的继承比例: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2、对于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3、对于已履行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4、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配遗产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
    2023-07-17
    57人看过
  • 法定继承的继承规则及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
    法定继承的继承规则: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继承顺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位进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顺序是怎样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继承权男女平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
    2023-07-27
    200人看过
  • 继承的顺序是怎样的比例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特殊情况”主要是指:(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而且一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应当给予照顾。(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民法典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继承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不尽扶养义务;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一、遗产继承中子女和配偶配偶的比例怎么算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指的是在法定继承中确
    2023-03-07
    111人看过
  • 民法典继承编:了解继承顺序和分配比例的规定
    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分配比例: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的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在达成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民法典继承编的意义和变化有哪些?1、取消公证遗嘱优先效力《民法典》删除了关于“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的规定。一直
    2023-07-05
    401人看过
  • 组合家庭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丧偶女
    2023-03-01
    384人看过
  • 财产继承的比例分配和顺序规定
    我国有法律规定,在一般无遗嘱的情况下,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按照遗产分配的原则: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一般均等。对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予以多分。对尽了主要抚养义务的与被继承人一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反之则可不分或者少分。配偶和子女的继承顺序是怎么样的对于遗产有遗嘱的,按遗嘱内容进行分割,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即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分配规则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启动继承程序,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发生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启动继承程序。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具体来说,首先需要确定遗产数额,夫妻一方死亡的,先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后的财产为死者遗产。继承只能对死者遗产部分进
    2023-07-02
    404人看过
  • 如何确定遗产继承的顺序和比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可作为公民遗产继承的包含如下:(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宅基地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宅基地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农村宅基地实际上属于农民集体的所有财产。宅基地本身不是个人财产,村民只有使用权。根据中国法律关于公民遗产范围的规定,宅基地不属于遗产范围。因此,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村民长期遵循土地随房走的原则,自然可以使用房屋下的宅基地。因此,虽然宅基地不属于遗产范围,但继承人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而不是单独继承宅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7-08
    188人看过
  • 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比例怎样确定
    一、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比例怎样确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民法典》于2021年1月1号生效)二、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是怎么分配的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是均等的。
    2024-01-12
    252人看过
  • 配偶死亡遗产继承顺序比例
    一、配偶死亡遗产继承顺序比例首先,有遗嘱的按遗嘱执行。其次,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子女,每人按人头平均分配。比如男方死亡,共同财产共计200万,先除掉配偶的一半100万,剩下100万为遗产。有配偶、父母和孩子四个人平均分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按第二顺序继承,即兄弟姐妹。最后,在分配时,应照顾老人、未成年子女、无生活来源或生活困难的、生前照顾多些的适当多分。二、配偶死亡遗产继承有什么顺序如果是法定继承的,应该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继承人分别是配偶、父母、子女。《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
    2023-04-23
    216人看过
  • 继承的比例按什么顺序归集
    继承顺序如下:第一顺序继承人先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比例一般均等,但继承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比例是多少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分配遗产的比例,一般是均等的。但是继承人之间经过协商,可以不均等分配。同时,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不论是法院还是继承人在协商分配遗产的时候,都应该予以照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
    2023-08-11
    95人看过
  • 遗产继承分配比例是什么,法定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一、遗产继承分配比例是什么?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按《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配偶的遗产,有遗嘱的遵循遗嘱,没有遗嘱的,由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死者与继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有继承权。子女和父母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对于被继承人的财产,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相同比例继承,也就是按照人头平均分配。二、法定继承顺序是怎样的?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等进行财产继承的一种继承制度。法定继承是一个强制性规范,除被继承人生前依法以遗嘱的方式改变外,其他任何人均无法改变。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
    2023-04-29
    247人看过
  • 如何确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份额比例
    在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比例的确定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另一方面,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同一顺序继承人的遗产如何分配1、各继承人在生活条件和对被继承人所尽的义务大抵相同时,所获得的遗产份额应录均等。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如未成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助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可
    2023-08-04
    140人看过
  • 婚姻继承法继承顺序及分配
    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继承法》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彼此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接近。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2023-04-04
    156人看过
  • 遗产分配顺序及比例
    一、遗产分配顺序及比例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遗产的,继承的顺序是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有第一顺序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而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等分配遗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二、遗产怎么继承由于继承人继承的是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财产,因此被继承人是否在生前对个人财产进行处理,直接决定了遗产继承的方式。具体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法定继承,即继承人
    2023-05-03
    43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遗产继承顺序及比例房产如何继承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7
      死者的父母、配偶、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对死者的遗产享有同等继承权。
    • 请问继承人的比例及继承顺序怎么划分?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8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 保险继承顺序及比例是什么规定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28
      配偶、父母、子女都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一般是平均分配,父母没有生活来源的,可适当多分一点
    • 如何规定财产继承的顺序及继承顺序?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29
      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
    • 如何确定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的继承人的比例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8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