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险物质罪刑罚标准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行为人实施投放危险物质罪,但尚未造成严重损害,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第二种是行为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三种是行为人过失犯本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刑罚标准:若行为人实施投放危险物质罪,但尚未造成严重损害,则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行为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行为人过失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投 放 危 险 物 质 罪 刑 罚 标 准 是 什 么 ?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投放危险物质罪刑罚标准如下:
1. 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投放危险物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 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
(二) 在重大社会活动期间,投放危险物质,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 多次投放危险物质,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 投放危险物质,造成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严重混乱或者严重破坏的;
(五) 投放危险物质,引起恐慌,致使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六) 投放危险物质,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权利严重损害的;
(七) 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犯罪者的刑罚应当严格掌握。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定罪和量刑,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保公正、合理的审判结果。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犯罪者的刑罚应当严格掌握。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定罪和量刑,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保公正、合理的审判结果。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犯了投放危险物质罪一般怎么判,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394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最新法律规定解析
140人看过
-
危险物质投放罪判定方法
268人看过
-
法律规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该咋惩罚
61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的物品包括?
153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危险物质怎样确定
30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投放危险物质罪怎样处置,法律有没有相关的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投放危险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刑标准是什么,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23律师为您提供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刑标准如下姑且假定他的罪名成立,确实是他干的,再分析这个问题。他本人是和邻居有矛盾,投毒泄愤,这个主观故意,就已经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管故意相区别开来。 第二,他投毒是针对特定的人,就是邻居一家人,并不是公共安全,可能你会说,邻居家里可能会有其他人去串门吃饭啊,是的,存在这个可能性,但是即使有人过去串门吃饭,其人员也是特定的(邻居的亲朋),同样不属于“公共安全”、“不特
-
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投毒罪应该怎么区分,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30投毒罪,就是投放危险物质罪。二者没有区别。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两高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了投毒罪罪名。
-
什么行为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有哪些相关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5可以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行为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规定,若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危险物质投放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1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其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