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罪无履行能力如何判
合同诈骗罪无履行能力也会按诈骗的数额来确定;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的要件有哪些
合同诈骗罪的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客体要件。
1、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
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这里的虚构事实指行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信任,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假冒订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盗窃、骗取、伪造、变造签订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书、制造“合法身份”、“履行能力”的假相;虚构不存在的基本事实;虚构不存在的合同标的,等等。
隐瞒事实真相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隐瞒自己实际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实,隐瞒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图;隐瞒合同中自己有义务告知对方的其他事实。
3、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主观要件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实践中,在本罪的主观方面应注意到:间接故意和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
三、怎么判断是否涉嫌犯了合同诈骗罪
1、可以同归哦考察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确定其是否涉嫌犯了合同诈骗罪。
不能只根据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作为区分诈骗与合同纠纷的标准。但是,也不能否认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某种情况下对于是否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又有着重要意义。
2、此外,还可以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
(1)看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骗行为。
(2)看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3)看行为人在违约以后是否愿意承担违约责任。
(4)考察行为人本履行合同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无履行能力诈骗罪怎么判
84人看过
-
合同诈骗的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有无履约能力
293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夸大履约能力骗签合同行为的界限
211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中如何认定实际履行?
286人看过
-
公司无能力履行合同时如何处理吗
111人看过
-
没有履行能力是否签合同算诈骗
383人看过
-
无能力履行合同诉讼如何解除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27无能力履行可以解除合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
-
贷款诈骗合同如何履行?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18贷款遇到诈骗签了合同可以请求撤销,被撤销后自始无效。法律规定,合同被撤销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
无故不按合同履行合同诈骗怎么判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01、不算的。 2、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法规定的双方的义务,一方不履行合同就是违反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仅仅是不履行合同义务还不是诈骗的必然要素,只能算是民事责任而不构成诈骗罪,可以按照合同的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要求赔偿。
-
合同诈骗罪必须有履约能力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05根据刑法的规定,一般来说,任何有诚意履行合同的人,在签订合同后,都会积极创造条件履行合同。即使不能履行,也会承担违约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人,在签订合同后,根本没有履行合同或者虚假履行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都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
-
诈骗罪未履行合同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28一般情况下不构成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区别,首先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合同诈骗是以签订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为目的;民事欺诈主观上虽有欺诈,但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以谋利为目的。其次,二者行为的性质不同,合同诈骗罪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诚意,而意图使对方单方履行主要合同义务,利用合同非法将对方财物占为已有;民事欺诈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虽然客观上也采取欺骗的手段,但是在履行主要合同前提下的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