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市工伤赔偿标准表
扬州市工伤赔偿标准表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
前款所称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丧葬补助等其他赔偿金。
二、工伤赔偿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申请材料:
1.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第二代身份证正反面A4纸复印);
2.《工伤认定决定书》;
3.《扬州市工伤保险待遇申报表》;
4.《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5.《伤残待遇收款申请》。
6.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补充材料。
三、工伤赔偿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工伤赔偿协议书应该写明下列内容:各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联系方式;职工遭遇工伤事故的原因、事故的发生经过;当事人协议的赔偿项目、标准、数额;以及各当事人的签名、盖章等。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
厦门市工伤赔偿标准表:2009年度
486人看过
-
工伤赔偿标准2024杭州市多少
100人看过
-
重庆工伤事故赔偿标准之《重庆市工伤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列表》
220人看过
-
2014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表
86人看过
-
2010年天津市工伤赔偿标准表详解
314人看过
-
2023江苏省扬州市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124人看过
-
扬州工地坍塌,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海南在线咨询 2021-03-24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
-
扬州职工工伤赔偿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081、《工伤保险条例》关于扬州市职工工伤工资标准的规定如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
-
2018年扬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11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公式: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丧葬补助金 标准如下: 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标准为: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注:伤
-
2022扬州四级工伤赔偿标准如何认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29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
-
2022扬州工伤认定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1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