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扰乱了国家对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本罪是行为犯,即只要单位和个人实施了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行为,不论该种行为是否造成他种法律后果,均以本罪论处。所谓非法生产、销售,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特许而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特许,但却不按规定的数量、品种、规格生产、销售的行为。所谓专用间谍器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20条的规定,主要包括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等。
3.主体要件:自然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否必须具有以营利为目的,则不必过于苛刻,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构成本罪。
一、中国新刑法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判几年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专用窃照器材罪如何构成非法销售?
334人看过
-
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269人看过
-
非法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
145人看过
-
如何构成非法销售非法制造窃照器材罪
335人看过
-
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
361人看过
-
刑法中如何规定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量刑标准?
26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怎么判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5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一般情况下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实际上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
-
如何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5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条件是: (一)犯罪主体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犯罪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三)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四)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
-
非法销售窃听器专用器材罪怎么构成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2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超范围销售。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
-
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13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刑事责任有: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也可以构成该罪的犯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