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之间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对象、方式以及诉讼时效的计算时间等均有不同的规定。
保证期间与保证的诉讼时效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如果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6个月。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一般保证场合,债权人应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两年。如果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次日计算。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主张权利的,保证责任确定。从确定保证责任时起,在连带保证,开始起算保证的诉讼时效。在一般保证,则在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算保证的诉讼时效。保证的诉讼时效期限,按照《民法典》(2021.01。01生效)的规定应为两年。
每一个案件都是有诉讼时效存在的,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就是为了让受害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可以进行起诉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对于债务的诉讼时效不管是主债务时效还是保证时效,只要超过了规定的时间一般就会很难胜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百九十四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
保证时效和诉讼期间的时效期间的不同有哪些
270人看过
-
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的时效性有何不同?
216人看过
-
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概念是什么,保证的期间是多久?
173人看过
-
保证期间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280人看过
-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与主合同诉讼时效一样吗
45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的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
122人看过
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保证合同的当事人是保证人和债权人。保证合同属于从合同,从属于主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 更多>
-
保证的诉讼时效和保护期间的理解,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的作用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4保证的诉讼时效和保护期间的理解1.保证期间的界定(1)一般情况下,保证期间在保证合同中订明。(2)特殊情况下保证期间的法律界定。①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②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2.保证期间的作用保证期间的作用主要在于界定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
-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与保证期间是怎样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3目前的借款合同诉讼时效与保证期间,具体是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它涉及到债权人应当在什么时间内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同时关系到保证人在什么时间内不承担保证责任,为此在最高额保证借款合同中,借、贷、担保三方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保证期间加以明文规定。
-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和保证期间,法律是如何规定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01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保证期间由双方约定,约定不明的是六个月。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
-
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2【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何不同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有许多共同点。在诉讼时效与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没有对保证人主张债权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第一,起算点不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6条第1款之规定,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因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而中断。如果主债务进入诉讼程序,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自人民法院
-
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起算时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3保证期间是一个不变期间。债权人和保证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自行约定保证期间,如果没有约定,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日起六个月。另外,如果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日起六个月。而在保证合同中经常出现的以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止或相类似的字样约定保证期间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