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债务离婚时应当由欠债的一方来承担、偿还。作为债权人,也不得要求其配偶作出清偿。
配偶仅对夫妻共同债务有共同偿还的责任,不承担一方债务的偿还责任。
一、夫妻共同债务是什么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是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夫妻共同生活对第三人的债务。离婚需要看债务的性质,个人承担或者共同承担。由于一方赌博借的债务不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和家庭生活,属于一方个人不合理费用,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应由借款人自行承担,配偶另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原夫妻共同生活所承担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婚前所负债务婚后怎么处理
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一般属于个人债务,应当由债务人用其个人财产偿还,配偶没有偿还义务,债权人也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不能在债务人结婚后向其配偶主张权利。
但是,如果一方婚前所欠债务与婚后夫妻共同生活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且婚前所欠债务中的资金、财物已转化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或已成为婚后夫妻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婚前一方所欠的个人债务即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偿还。债权人对此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三、夫妻一方个人债务该怎么执行
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应该执行当事人的个人财产来偿还,配偶并没有帮助其偿还个人债务的这种义务。除非,该笔债务经鉴定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主张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这一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原则是:
1、共同偿还的原则;
2、协议偿还的原则;
3、判决偿还的原则;
4、共同债务清偿后的求偿。
夫妻共同债务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在夫妻内部则是按份承担。一旦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各自承担的份额确定以后,夫妻一方对外履行了全部债务,有权就超过其应承担的部分,向另一方请求偿还。另一方不得以共同债务已清偿为由拒绝一方的请求。
-
个人离婚债务偿还方式?
449人看过
-
现在离婚时个人债务夫妻谁偿还?
240人看过
-
怎么区分夫妻个人债务离婚后债务由谁来偿还
103人看过
-
离婚时女方个人债务丈夫是否有义务偿还
421人看过
-
离婚后个人债务怎样划分和偿还
300人看过
-
离婚个人债务如何认定离婚债务该由谁偿还
436人看过
个人债务包括以下这些: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更多>
-
离婚时个人偿还哪些债务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15下列债务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
离婚时如何认定夫妻个人债务, 离婚时夫妻个人债务需要怎样进行偿还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法律意见】认定的方法: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一方婚前或婚后以个人名义所负的与夫妻共同生活无关的债务。根据本文上述相关的法律规定,应认定为夫妻一方个人债务的应该有以下几种情形:(1)夫妻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如上所述,这种债务一般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无义务为其偿还,但债权人能够证明其将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2)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偿还的债务,但双方以逃避义务为目的的不予准许。法律尊重当
-
离婚时夫妻个人债务如何偿还,怎么规定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3离婚时夫妻个人债务由自己偿还,另一方不需要偿还,并且不能直接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只能在财产分割后,拿自己的个人财产偿还。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个人债务。
-
怎么界定离婚时个人债务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311、以夫或妻一方之特殊技能或专门服务及特定个人人格魅力作为标的的承揽、代理和劳务合同等产生的债务,应推定为夫或妻一方的个人债务。2、一方所举之债不要求按权利义务一致原则进行兑价或兑价显示公平时举债一方又不行使撤销权的,应推定为举债人一方的个人债务。3、夫或妻一方因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所产生的债务。因其性质和法律特征的特殊性、专属性,故不需夫妻约定由人个人履行,也应推定为其个人债务。4、夫或妻一方在
-
个人偿还债务时间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13(1)对于定期还款的私人贷款,诉讼时效为还款期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的,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2)对于定期还款的私人贷款,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并从收到债务的第二天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