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劳动法》产假工资规定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2 01:50:28 111 人看过

一、新《劳动法》产假工资规定有哪些?

产假待遇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行,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二、产假天数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9: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假相关文章
  • 详解2020年劳动法对拖欠工资的新规定
    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规定在今年并无更新。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用人单位必须按时按量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义务、拖欠工资的惩罚措施等内容。其中,关于支付工资的时限,用人单位需要在自然月结束的三十日内支付工资,除非遇到不可抗力的事件。不可抗力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战争等。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可以向相关机构提出,由相关机构责令单位进行整改。劳动法拖欠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或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3-06-30
    78人看过
  • 劳动法员工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法律依据)
    定义产假工资,是指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向其支付的劳动报酬。我国法律规定,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一般来讲实践中分两种情况:女职工产假期间,如已参加了生育保险,根据生育保险的规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医疗津贴,若生育津贴低于其本人工资的,用人单位应补足其差额。如果单位未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话,女职工产假期间,由用人单位照发原工资。参考法规l《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54条l《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5条l《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第7条、第8条l《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项实践中的关键1缴纳了生育保险时的产假工资用人单位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待遇为:l生育津贴;l生育医疗费用;l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l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上述费用均由社保基金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种情况下,生育津贴即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但由于生育津贴
    2023-06-04
    451人看过
  • 劳动法员工产假工资规定,请产假需提供哪些证件
    一、劳动法员工产假工资规定劳动法员工产假工资规定,不得低于其原工资性收入。。需要注意的是,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不一样的。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为员工承担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社保机构。产假工资:员工休产假期间,企业为其发放的工资。为员工支付工资的主体是用人单位。给付方式分两种情况:1.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企业不用再为员工重复支付工资了。2.生育津贴二、请产假需提供哪些证件请产假需提供的证件有: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和独生子女证等证件。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三、男员工的陪产假是多少天男员工的陪产假3~30天不等,一般在7天左右,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
    2023-04-10
    122人看过
  • 员工病假劳动法规定(最新劳动法病假的新规定)
    一、劳动法规定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有医疗期。医疗期是国家劳动法规定专门用于治疗疾病、恢复身体的时期。关于医疗期的几个问题,1、法律规定在医疗期内的员工是不能够开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第(三)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2、医疗期的长短问题。医疗期长短和员工的总工龄及在现单位的工作时间有关,一般是3-24个月。(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二、关于医疗期每个月公司支付员工多少工资的问题。首先员工在医疗期没有付出
    2023-06-19
    356人看过
  • 劳动法病假扣多少工资,有哪些法律规定
    一、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λ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3、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λ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λ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4、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
    2023-02-24
    308人看过
  • 劳动法小产假工资规定,劳动法小产假休多少天
    一、劳动法小产假工资规定劳动法小产假工资有以下规定: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二、劳动法小产假休多少天劳动法小产假是休十五天至四十二天的产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
    2023-06-25
    225人看过
  • 新劳动法旷工规定计件工资扣除有哪些
    劳动法没有对如何扣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旷工工资作出规定,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扣工资1、代扣工资情形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劳动者个人所得税;(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保险费用;(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2、扣工资赔偿损失情形该规定第16条还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上述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况,不得视为克扣工资。3、法定扣
    2023-06-14
    407人看过
  • 产假标准劳动法规定产假最新规定
    产假的具体分类:1、产前检查的假期: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2、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3、基本产假:98天+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4、其他。法律相关规定流产假标准法律相关规定流产假标准:女员工如果怀孕未满四个月流产的,可以依法享受十五天的产假;如果怀孕满四个月流产的,可以享受四十二天的产假。在产假期间正常发放工资和奖金。对于流产所需的医疗费用,可以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假期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3-07-28
    186人看过
  • 年假规定:了解2020年劳动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已经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即则每年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对带薪年休假的操作办法做了具体的规定:1、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天数为五天。2、如果劳动者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天数为10天。3、如果劳动者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天数为15天。国家的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劳动法年假规定--工资计算: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
    2023-06-30
    328人看过
  • 新劳动法产假多少天(最新劳动法规定产假时间)
    国家法定产假是98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产假的相关规定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共有16条。其中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并在附录中详细规定了女职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规定》指出,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2、《规定》指出,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3、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
    2023-06-04
    134人看过
  • 2020年新规:国家劳动法婚假调整
    我国《婚姻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均没有提及婚假天数,目前我国对于婚假具体天数的规定还停留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面。【19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婚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后来各省都有颁布关于各地婚假的地方性法规,一般都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对晚婚婚假做出了增加天数的规定。现上海、北京规定婚假为十天。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有什么?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23-07-01
    109人看过
  • 职工病假工资规定2020年最新政策
    2020年最新职工病假工资规定:职工意外患病,并在医疗期6个月内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方法计算支付:连续工龄不足10年的,按自己工资的70%进行发放。连续工作10年以上不满20年的,按工资的80%发给工资。连续工作20年以上不满30年的,按工资的90%发给工资。连续工作30年以上的,按工资的95%发给工资。职工病假工资规定是怎样规定一般情况下,请病假不发工资,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最低工资参照每个地区的标准。在企业工作,不满两年工龄的,病假补贴金额为本人工资的60%;已满两年不满四年工龄的,病假补贴金额为本人工资的70%;已满四年不满六年工龄的,补贴金额为本人工资的80%;已满六年不满八年工龄的,补贴本人工资的90%;已满八年及八年以上工龄的,补贴10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
    2023-07-02
    204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产假和产假的工资一样吗
    产假及产假工资规定如下:1、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因此,我国基础产假期为98天,但计划生育法规定,对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各地新计生条例中都对产假天数有所延长,其中,山西、安徽、江西、宁夏增加可多休60天,即产假时间共158天。2、女职工休产假,参加生育保险的,依法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工资。新劳动法陪产假有统一规定吗目前为止,新劳动法陪产假没有统一的规定,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
    2023-08-04
    474人看过
  • 最新劳动法规定2020年出台
    在2018年底国家对劳动法的第十五条、第六十九条、第九十四条进行了修订,第十五条第二款中的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改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第六十九条中的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改为由经备案的考核鉴定机构。第九十四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2021劳动法拖欠工资新规定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规定在今年并无更新。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用人单位必须按时按量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义务、拖欠工资的惩罚措施等内容。其中关于支付工资的时限,用人单位需要在自然月结束的三十日内支付工资,除非遇到不可抗力的事件。不可抗力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战争等。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可以向相关机构提出,由相关机构责令单位进行整改。《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
    2023-07-01
    355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假
    词条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产假
    相关咨询
    • 请病假有工资吗?2020年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有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0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请长
    • 劳动法丧假规定2020年最新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1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
    • 劳动法放假工资规定最新方法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22
      《劳动法》关于假期工资的规定: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
    • 劳动法劳动合同规定病假期间的工资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7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
    • 劳动法产假的规定有哪些内容,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8
      一、关于产假假期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关于产假期间的工资发放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