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死亡怎么办
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并投案自首者,相应的刑罚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在此基础上,应当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交通肇事罪,乃是指负有法定职责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悲剧,或者使公共及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按照法律规定,将承担相关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立案标准是哪些
在我们生活中,交通肇事罪可谓无处不在。
它是指行为人在违背了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的情况下,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致使他人受到重度伤害,甚至死亡,或者造成了公共或者私人财产的巨大损失,从而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类犯罪行为。
那么,关于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立案标准又是怎样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解释一下:
首先,当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依旧选择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其次,如果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认为自己与此次事故无关,那么他应当立即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再者,若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具有酒驾或者无证驾驶等非法妄为行为,同时又在报案后,并未按规定执行现场等候处理的命令,而是在弃车离开现场之后,再次返回的情形也属于此类;
另外,即使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把受了伤的人员送到了医院进行救治,但是他未能及时报案并且自愿离开了医院,这也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同样的道理,行为人虽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却故意留给了伤者或其家属虚假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以及联系电话之后便离开了医院,这样的行为也是涵盖在交通事故逃逸类型中的;
还有就是,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的过程中,行为人以离开现场作为逃避责任的手段,以此来避免面对真正的问题;
最后,也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一点,即当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未能与对方达成统一,或者在双方协议支付赔偿金时,行为人未留下真实姓名及个人信息,并且有明确证据显示他们是强制离开现场的这种行为,都将构成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具体规定,所有违规的交通行为,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包括了重伤他人、致人死亡,或对公共或者私人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等等。
对于这些违法行为,等待他们的将是最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要是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之后选择逃避,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出现的话,那么他们将要面临的处罚将会升级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最严重的,是指行为人因为逃避责任而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动作人将会被判处最高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死亡怎么办”,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处罚)
186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吗?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5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后会不会被拘留,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183人看过
-
逃离后又自首属交通肇事逃逸吗?
25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量刑幅度是怎样的,交通肇事逃逸
19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受什么法律责任
36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自首怎么办,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可以减轻多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13建议尽快到公安机关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现也指主动如实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
-
交通肇事死亡逃逸司机自首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3如果肇事司机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条件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能否构成自首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可以构成自首的条件;(1)、肇事者在履行了和抢救伤员、财产的义务后,虽然自己没有报警,但已知他人报警,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在场等候交警部门处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动投案,应当认定为自首。至于留在现场是否出与自愿,还是出与目击者众多、被害人堵截等被迫原因,笔者认为都不影响自首的成立。投案的动机不论是真心悔悟,还是被逼无奈,均不影响自动投案的成立。 (2)、如果肇事者在履行了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和财产的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人逃逸会被判自首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9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家属谅解判缓刑的可能性很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认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8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的认定: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