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房地产公司虚假宣传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4:20:57 87 人看过

2013年1月下旬,某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大城市公务员抛售房产的消息,并迅速在互联网及各大媒体上传播。执法人员登录某网站,以公务员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60余条相关二手房信息。经过进一步梳理,执法人员发现类似信息的发布者涉及上海市10余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经办案机关负责人同意,执法人员正式立案调查。

经查,2013年1月,上海市一些房地产经纪公司为了招揽客户,在某网站上的二手房一栏中发布若干条标题含有公务员急抛公务员抛售公务员不限购等字样的上海地区房源信息,但其中绝大多数的房源信息指向的实际房源并不存在,有的房源甚至是办公用新房。执法人员认为,涉案房地产经纪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办案机关责令涉案房地产经纪公司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

分析

1.违法主体的确定

该系列案件涉及房地产经纪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分公司、房地产经纪业务员等若干法律主体,甚至还出现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加盟经纪公司及被加盟经纪公司,给案件违法主体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办案人员认为,确定本案的违法主体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以谁的名义与某网站运营商签订网络经纪人服务合同。经过调查,执法人员发现与某网站运营商签订合同的均是房地产经纪公司,而非房地产经纪业务员。遇有加盟的情况,由加盟经纪公司签订相关合同。

二是由谁支付购买某网站发布二手房信息端口的费用。经查,在某网站发布二手房信息的费用由房地产经纪公司支付,某网站运营商向其开具发票。房地产经纪业务员作为公司员工,通过上述二手房信息端口发布房源信息,直接为房地产经纪公司服务,属于职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公司承担。

由此可见,案件的违法主体应确定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或加盟经纪公司。

2.法律竞合问题

对该案应当如何定性,执法人员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定性为虚假宣传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应适用《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定性为虚假广告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两者都是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定。从宣传的载体来看,前者规定为广告或其他方法,而后者仅为广告。从虚假的内容来看,前者规定比较具体,后者则较为笼统。

就该系列案件而言,相关房地产经纪公司在某网站上发布二手房信息的行为,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广告,更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方法。因此,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定性,更为准确。

3.适用法条是否准确

在案件查办过程中,部分房地产经纪公司提出其公司提供的是房地产交易的居间服务,并非房地产本身,即使发布的房源信息存在虚假的情况,也非房地产经纪公司提供的居间服务虚假。

办案人员认为,房地产经纪公司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为买卖双方交易房地产提供居间服务,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涉案房地产经纪公司对交易的房地产信息,包括是否存在真正的委托关系、房地产面积、价格等作虚假宣传,并虚构公务员急抛、抛售房地产的情节来吸引购房者,其宣传内容与提供中介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房地产经纪公司对其提供的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并无不当。

4.从轻或减轻情节的认定

在案件查办过程中,部分房地产经纪公司提出,其发布的房地产信息在案发前已主动删除,且未造成危害后果,可以依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不予行政处罚。

由于该系列案件涉及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比较多,在执法人员调查期间有两家公司删除了涉案房地产信息。以执法人员对某网站介入调查的日期为界,在此之前已有几家被调查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在办案人员检查后,删除了相关违法信息。在此之后,有几家被调查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发布的涉案信息被某网站做屏蔽处理,采取了信息下架措施,但相关信息仍留存在相关房地产经纪公司的网站账户内,也只限于该房地产经纪公司可以看到,再由其删除账户内的信息。

专家认为,对于后者,相关公司只是事后在账户内对已下架的房地产信息进行删除,并不构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情形,不应认定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0日 12: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虚假宣传相关文章
  • 消费者告公司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怎么处罚
    【事件经过】因认为所购手机无法达到该公司在其官网上宣传的功能水平,长沙一名消费者以涉嫌虚假宣传为由,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退还商品价款并索赔三倍购机款近两万元人民币。2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消费者与该公司虚假宣传上诉案。【法律解读】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1款规定:“经营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
    2023-04-21
    277人看过
  • 公司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一、公司虚假宣传如何处罚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商业宣传主要围绕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主要是对它们的特征、地位、价格、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等情况,进行虚构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有多种形式,所以要先了解好企业的虚假宣传如何处罚,由哪个部门管理的法律规定,才能更好地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二、虚假宣传处罚法律依据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5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
    2023-04-12
    267人看过
  • 虚假宣传罪立案标准
    一、虚假宣传罪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六十七、虚假广告案(刑法第222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三)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五)造成人身伤残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二、什么是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
    2023-04-24
    311人看过
  • 房地产虚假宣传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房地产虚假宣传的赔偿标准是什么购房者因开发商虚假宣传造成损失的,按实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如果消费者被欺骗了的话,可以根据当初和房地产商所签合同进行相关的违约赔偿。如果房地产商或者是相关负责人员否认该合同,不承认其以前责任。或者说表面上安抚消费者实际拖拉,得过且过一直打持久战。消费者可以直接简单粗暴的找当地的房管局进行投诉。当然,在投诉之前必须要收集好相关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第十七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正当
    2023-04-13
    255人看过
  • 虚假宣传罪在哪里报案
    一、虚假宣传罪在哪里报案虚假广告立案追诉的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规定,有造成消费者经济损失5万以上,违法所得10万以上,两年内因虚假广告重复违法,造成他人身伤残等严重后果等情形的立案追诉。二、虚假宣传赔偿标准虚假宣传赔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再次,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一)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二)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
    2023-04-24
    110人看过
  • SK-II涉嫌虚假广告宣传案宣判
    广为社会关注的sk-ii涉嫌虚假广告宣传案,24日下午由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驳回原告吕萍的诉讼请求,受理费120元由原告承担。2005年1月23日,原告吕萍在被告江西凯美百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属的太平洋购物广场购买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一支,价格为人民币840元。原告以使用后不但未出现其广告宣传所称的效果,反而觉得脸部瘙痒和灼痛为由,于3月2日提起诉讼,提出责令被告退回原告购货款840元,并赔偿840元经济损失等请求。法院认为,原告主张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给其造成了人身和财产损害的证据不足,原告要求退回购货款、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和医疗费并赔礼道歉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该院还同时指出,原告诉称的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的宣传是否构成虚假广告、产品的质量和标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原告代理律师表示要上诉。来源:人民法院报
    2023-04-24
    394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欺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虚假宣传指的是商家在商业经营的活动当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形式或者是方法对商品或者是对服务做出了与宣传的有关信息不相符合的虚假信息,从而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是客户做出的行为。这种就是虚假宣传。... 更多>

    #虚假宣传
    相关咨询
    • 房地产虚假宣传维权途径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06
      1、购房者可以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机关进行投诉,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开发商作出相应的处罚。 2、集体维权。业主们可以自发组成维权联盟,共同收集证据,共同起诉。 3、制造舆论。可以通过论坛、报社、电视台等媒介将消息散播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对开发商的压力,因为这会影响到它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开发商如果理亏,则可能会主动妥协。
    • 公司虚假宣传违法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8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荣誉等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误导性的商业宣传。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进行虚假或者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20万元
    • 怎么举报虚假宣传公司,我想举报一家虚假宣传的公司,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7
      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的处罚: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
    • 虚假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9
      属于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 公司虚假宣传假冒产品怎么处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3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