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行为所可能触犯的法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1 11:34:11
444 人看过
对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行为人,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非法使用窃听器材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的构成要件一般是指: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婚闹”行为可能触犯哪些法律
344人看过
-
触犯法律的行为有哪些
231人看过
-
诬告陷害的行为可能会触犯哪些法律法规
145人看过
-
违反土地使用权规定可能触犯的法律责任
409人看过
-
刷单行为可能触犯的罪名
375人看过
-
触犯刑法可以划定为违宪责任吗
13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
词条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最新文章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恐吓行为可能触犯哪些法律法规?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05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背景下,恐吓他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会因具体情形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可能面临的一种种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或者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
-
什么是偷税漏税及其可能触犯的法律责任?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以及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均属
-
枪支暴力犯罪行为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2对于涉及持械伤害他人行为的犯罪者,若其同时触犯了非法持枪罪和故意伤害罪两种不同类型的刑事责任,其应承受的总刑期将综合考虑这两大罪行的法定最低与最高刑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酌情处理以确定最终的执行刑期。需要注意的是,管制的最高刑期上限为三年,拘役的最高刑期上限则限于一年;至于有期徒刑的总和刑期,如果不满三十五年的话,其最高刑期也不得超过二十年;最后,如果总和刑期已经超过三十五年,那就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
偷窃属于触犯行政法律法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011、盗窃行为既可以构成刑事案件,也可以构成行政治安案件。盗窃行为出现后,如果达到一千元以上的盗窃罪立案标准的话,就是刑事案件。如果达不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就是行政治安案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
偷拍、窃听、窃听、窃听、窃听、窃听到的个人信息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8构成侵权。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人格利益构成侵权。正在制定的民法典草案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禁止窃取、窃听、偷录、偷拍他人隐私,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披露或利用他人私生活秘密或实施其他损害个人隐私的行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样,法律将以直接保护的方式保护公民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