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10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9元,增长9.9%。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6%,衣着价格上涨2.4%,居住价格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0.5%。
交通事故重庆市赔偿内容: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2、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3、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受害人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8、护理费=医疗当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9、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10、交通费=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
11、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
12、营养费=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13、直接财产损失费=受损坏的财产的直接损失(需鉴定)
14、精神损害费=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原则上以构成伤残为基础)
-
2023年度重庆市交通事故赔偿最新标准是怎样的
347人看过
-
最新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70人看过
-
最新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46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最新标准是怎样的
341人看过
-
最新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怎样?
65人看过
-
重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475人看过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根据事故的责任来划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 更多>
-
重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最新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62017年-2018年度重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重庆车祸、医疗纠纷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7年3月20日公布的《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将重庆市2017年5月1日0时至2018年4月30日24时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及工伤与国家赔偿的相关数据整理发布如下:一、重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关数据。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
-
重庆交通事故赔偿最新标准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4交通事故(重庆)受害人死亡赔偿 1丧葬费上年度年重庆市社会平均工资×6个月,2、死亡赔偿金上年度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城镇),上年度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农村),3被抚养人生活费4交通费5住宿费6精神损害抚慰金7财产损失等 死亡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但户籍登记地在农村的受害人,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已经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
-
最新重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8下面是2009年重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1、重庆市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15元; 2、重庆市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509元; 3、重庆市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876元; 4、重庆市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为2527元; 附:2008年重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各区县(自治县、市)局交警支(大)队,各驻企业公安分局交警支(大)队,总队直属各单位:
-
重庆市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最新)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7关于印发2011年度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通知 各分局交巡警支队,各区县(自治县)交巡警支(大)队: 现将2010年度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公布如下,请在处理2011年5月1日零时至2012年4月30日二十四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参照执行。 一、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32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277元 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
-
重庆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最新)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72012年重庆交通事故受害人伤残赔偿:1残疾赔偿金(城镇)上年度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2医疗费3后续治疗费、康复费4残疾辅助器具费5误工费6护理费7住院伙食补助费8营养费9交通住宿费10被抚养人生活费11精神损害抚慰金12财产损失等。 残疾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