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可以行使代位撤销权。因债务人通过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方式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只要债务人在到期债务不清偿时,有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就算是财产转移,债权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或者撤销转移财产的行为。
“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定义是:“法律文书生效后,财产被隐匿、转移、变卖或者毁损,致使法院无法执行的,是恶意转移财产。”这句话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法律文书生效后”,也就是说,当起诉老赖,胜诉判决生效时,老赖转移了财产,那么老赖的行为就是恶意转移财产。如果发现老赖恶意转移财产,债权人应及时向执行法官报告,并让法院逮捕人。这样的老赖触犯了刑法,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或者裁定罪,最高可以判七年有期徒刑。
在行使撤销权收集证据时,应重点监控老赖,汽车、股权,知识产权等地的财产。要查询房产和汽车,可以去房管局和车管所查询老赖股权和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的变更信息,这些房产信息的查询只能通过司法部门进行。债权人应积极向司法部门提供证人证言、聊天记录、视频、录音、照片等线索,如果司法部门认为确实有可能,将行使调查权。
-
欠债人恶意转移财产的限定,欠债人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458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可否债务转移
269人看过
-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法院也没办法吗
339人看过
-
最新界定恶意财产转移
376人看过
-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官司好打吗
243人看过
-
债务人恶意将财产转移给他人怎么办
270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如何应对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1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行使撤销权有以下情形: 1.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
-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行为能否认定为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债务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25不能。但是,因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
-
债务人恶意将财产转移给他人的后果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10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如下: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并可以请求债务人负担,债权人因行使撤销权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包括诉讼费用等费用。
-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后失联,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支持恶意转移财产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7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尚不能确认债务人是否是恶意转移财产。2.债务人卖掉所有财产后失联的行为可以认定为逃避债务的一个行为。3.债务人卖掉所有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要具体分析其出售的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价,以及其出售财产的行为会不会使其自身的财产减少到不足以偿还其债务,以及买方是否存在恶意等情况。债务
-
债务人转移财产违法吗?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应该如何定罪处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6债务人转移财产违法吗?如果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可能违法。对于界定欠债人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2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1)欠债人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2)欠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