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掺假的含义及其法律解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6 15:26:52 159 人看过

一、掺杂掺假的含义及其法律解读

掺杂掺假的含义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将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低质量、次品、劣质商品,使其达不到质量标准,或者在商品的包装、标签等上加入虚假成分和性能,以达到骗取消费者的目的。

掺杂掺假法律解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将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低质量、次品、劣质商品,或者在商品的包装、标签等上加入虚假成分和性能,以达到骗取消费者的目的。

二、掺杂掺假属于非法经营罪

销售在在商品中掺杂掺假的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掺杂掺假行为有哪些特征

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

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因此,掺杂、掺假行为不同于以假充真。

3.掺杂、掺假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7: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中药饮片掺杂掺假如何处罚
    一、什么是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二、中药饮片的储存贮藏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石灰干燥法、酒精防虫法、化学药品灭虫法(硫黄熏蒸法)、气调法、对抗贮藏法和冷藏法等。中药饮片库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温度不超过20℃,相对湿度35%~75%,饮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饮片除外)。现分述如下: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023-06-07
    384人看过
  • 掺杂使假如何处罚
    法律综合知识
    一、掺杂使假如何处罚掺杂使假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没收违法行为相关的产品和工具:涉及到的产品、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和原料等物品将被没收。2.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将被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还将被没收违法所得。3.吊销营业执照: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如多次实施违法生产、销售行为且屡教不改,或者违法生产规模较大、造成社会影响恶劣等情况,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4.刑事责任追究: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掺杂使假如何认定掺杂使假的认定主要依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如果产品不符合在商品或其包装上注明的商品标准,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被认定为掺杂使假。例如,如果橄榄油标签注明是100%纯橄榄油,但实际纯度只有50%,那么这就是
    2024-01-13
    255人看过
  • 掺杂使假什么意思
    法律综合知识
    一、掺杂使假什么意思掺杂使假是不法分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经常使用的伎俩。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伪劣产品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二、掺杂使假一般涉嫌什么罪掺杂使假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
    2023-11-04
    330人看过
  •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是掺杂、掺假的商品时怎么办
    掺杂、掺假,是指在商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致使商品有关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的欺骗行为。所谓以假充真,是指以某一种商品冒充与其特性不同的另一种商品的欺骗行为。所谓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的商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的商品的欺骗行为。经营者若有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除了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外,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购买、使用了已被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时,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失、财产伤害损失的,还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2023-06-09
    403人看过
  • 掺假罪行的法律制裁措施
    掺假的行为将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具体量刑标准如下: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危险驾驶罪入罪情形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2023-08-13
    81人看过
  • 我国法律对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如何处罚的?
    所谓掺杂、掺假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商业性欺骗的行为。所谓“以假充真”是指生产者、销售者用他种产品冒充此种产品,进行商业性欺骗的行为。所谓“以次充好”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低档次、低等级的产品冒充高档次、高等级的产品,用废旧产品冒充完好产品进行商业欺骗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性及大,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禁止。生产者、销售者具有上述行为没有构成犯罪的,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按照新第140条的规定: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独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
    2023-06-07
    176人看过
  • 掺假货物的刑法法规
    一般情况下,货物掺假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那会被法院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两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那会被法院判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刑法失火罪既遂可以判多少年失火罪的既遂按照《刑法》相关规定最多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犯本条所定之罪,依其销售金额定其刑事责任:l、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1
    365人看过
  • 非法经营掺杂的柴油罪量刑标准
    非法经营柴油不构成犯罪。非法经营成品油是否构成犯罪,主要取决于经营的物品是否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如果是柴油,就不构成犯罪。只有非法经营成品油中的汽油,情节严重的,才构成非法经营罪。《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违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非法经营稀土罪量刑标准违反国家规定,有
    2023-08-06
    312人看过
  • 家具掺假又“瘦身”
    家住重庆南坪长江村的刘女士,6月份在南岸某家具店定做了一批衣柜、电视柜、床及床头柜等家具,总价为25900元。双方在订货合同上约定:主材为橡胶木(实木)、喷漆(不得贴木纹纸)、全套家具颜色要一致、尺寸以实地测量为准等字样。8月上旬,供货商将做好的家具如数送到刘女士家中,刘女士检查发现,家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一是厂家以贴皮替代了喷漆;二是衣柜宽度从2970mm瘦身到了2570mm;三是工艺粗糙。刘女士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要求供货商双倍赔偿,但遭到对方拒绝。南岸区消委会接到刘女士的投诉后,立即前往其家中调查了解情况,证实了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属实。8月29日,消委会召集当事双方进行调解,工作人员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有关界定,认为供货商有掺杂使假和分量不足的故意,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在工作人员的说服教育和竭力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供货商退还消费者购买家具款25900元,赔偿18000
    2023-06-07
    238人看过
  • 面包中掺杂头发,应如何赔偿?
    发现头发,可以要求经营者或生产商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学校强行剪头发违法吗学校强制学生剪头发是违法的,学校的规定直接限制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侵害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和行动由自己支配和控制,头发属于头发是人身的一部分,是由公民自己支配和控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3-07-05
    472人看过
  • 紫砂煲掺假,先双倍赔偿再谈其他
    被媒体曝光用泥土掺加化学原料生产紫砂煲的广东某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24日发表声明,承认存在被曝光行为,并向消费者道歉。同时,某从当日起还设立了咨询电话接受消费者退货。不过有消费者反映,尽管某已承诺退货,但并没有具体退换货细则,不仅要求消费者支付折旧费,而且何时拿到退款也没说法。(5月25日《北京青年报》)向来宣称用纯正紫砂烧制而成、有益身体健康的某紫砂煲,竟然是用普通泥土做原料;为了使紫砂煲的颜色更像紫砂色,还要使用铁红粉、氧化镍、二氧化锰等化学原料作为釉水调色。日前,某等品牌的紫砂煲骗局被央视曝光。而随后某公司给予回应,在正式向消费者和媒体表示道歉的同时,也辩称这是子公司的行为,属于不实的宣传,并停止销售,在各商场和服务网点设立退货点。应当说,某公司对假紫砂煲事件的报道反应是迅速的。不过,公司的一些行为也令人费解。一是对事件的性质轻描淡写,只是承认属于不实宣传,而没有公开承认这是造假行为
    2023-06-07
    198人看过
  • 掺假属于非法经营罪吗?
    掺杂掺假不属于非法经营罪,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掺杂掺假的认定关于“掺杂掺假”的定义,刑法和质量法不完全相同。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而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质量欺诈,致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那么“掺杂掺假”应当如何认定呢?以两高司法解释为准还是以国家局文
    2023-07-27
    126人看过
  • 食用菌及干货类食品的掺假识别方法
    6/14/20089:52:12AM如何识别黑木耳是否掺假?真木耳一般质地较轻,通常要求其含水量在11%以下。可取少许黑木耳用手捏,如果易碎,放开后朵片有弹性,且能很快伸展的,说明含水量少;如果用手捏有韧性,松手后耳瓣伸展缓慢,感到分量重,说明含水量多。用手研磨后,手指上会留下掺假物的是假木耳。黑木耳不应混有其他杂物。真木耳应清淡无味。取少许黑木耳入口略嚼,感觉纯正无异味,并有清香气。如果有异味、怪味,则为掺假品。假木耳皆有掺假物的味道;如有涩味,说明用明矾水泡过;有咸味,是用盐水泡过;有甜味,是用糖水拌过;有碱味,是用碱水泡过。黑木耳掺假后,不仅会增加分量,而且质量也差,不宜购买。还可称取样品5克于玻璃杯中,加入50℃温水250克,搅拌后放置30分钟,称重,计算吸水量。正常1克木耳的吸水量≥10克。花菇、冬菇及香信有何不同?香菇一般分为花菇、冬菇及香信。花菇是菌中之星。花菇的顶面呈现淡黑
    2023-06-07
    495人看过
  •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应受到什么行政处罚是什么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实施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的,除由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外,还要给予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即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产品,以及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产品。(2)同时处以罚款。罚款的幅度为违法生产、销售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3)有违法所得的,同时还应将违法所得加以没收。(4)对于情节严重的,要吊销
    2023-04-22
    5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食品掺杂掺假?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02
      食品掺杂掺假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行为。 食品的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食品掺伪即为掺假、掺杂和伪造的总称。 (一)食品的掺假是指向食品非法掺入物理性状或形态与该食品相似的物质; (二)食品的掺杂是指在粮油食品中非法掺入非同一种类或同种类劣质物质; (三)食
    • 产品质量法关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的定义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2
      “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产品正常使用性能的异物的一种质量违法行为。比如在面粉中掺滑石粉;在牛奶中掺淘米水;芝麻中掺砂子等。“以假充真”,是指行为人用一种产品冒充与其特征和特性不同的另一种产品,以欺骗的手段牟取非法利润,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违法行为。“以假充真”,是指以他种产品冒充此种产品,例如,用人造革冒充牛皮;以镀铜制品冒充黄金制品等
    • 怎么认定掺杂掺假行为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18
      法律分析 掺杂掺假行为的认定方式是只要是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行为就是掺杂掺假。法律规定,此时经营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还涉嫌犯罪。
    • 掺杂掺假属于非法经营罪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21
      不属于非法经营罪,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实施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 食品掺杂掺假的性质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7
      在食品中掺杂掺假可以定性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破坏对生产、销售商品质量的管理秩序,依照规定应予处罚的行为。它是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类犯罪。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伪劣商品,其构成的要件之一是销售伪劣商品金额在5万元以上。根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