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明显考虑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p>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债权异议对减资的影响。严格地说,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公司不能偿还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则减资不能继续。宽大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公司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并不影响减资的有效实施,但减资并不能对抗不符合条件的债权人。这两种解释在实践中对减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公司法》予以明确。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规定,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如果每一个提出偿债或担保要求的债权人都能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停止减资,那么这样一个债权人众多的大型金融机构是不可能完成减资的。而且,债权人可以主张减少资本金是无效的,这对于金融交易的稳定性是不可想象的。相反,采用台湾模式中的对抗性,既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又能兼顾资本交易的效率和安全,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深受不良资产的困扰,都需要进行资本重组和减资,这些机构通常有大量的债权人,其资本交易对稳定性要求很高,笔者认为,对抗性台湾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值得商榷
公司法规定,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最低限额,其立法意图是使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偿还债权。但新《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以这样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来保证公司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公司在减资时的债务总额很可能远远高于法定的最低资本限额。对债权人来说,偿还债务的保证实际上在于公司的资产,而不是公司的注册资本。公司对债权人的信用应当以公司的资产而不是资本为基础。因此,如果减资过程中会伴随着净资产流出,债权人更应关注减资后公司的总资产是否足以偿还其总负债。换言之,公司是否具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应当成为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重要财务标准。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负债表。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知道,欢迎咨询法律BA网免费法律咨询
-
从利益平衡的角度考虑,应适当平衡债权人与夫妻中非举债方的利益
241人看过
-
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衡平
489人看过
-
继承与债务:如何平衡老人的权益和自己的利益?
345人看过
-
追求专利权人与公众间利益平衡
368人看过
-
浅论中国商标法上的利益平衡
278人看过
-
破产案件中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衡平
60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公司减资债权人权益问题是怎样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1如何运用法律维护债权人权益。 公司股东在公司未履行通知义务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更主要的是侵害了债权人利益。一方面,在公司减资未履行通知已知债权人的义务时,由于减资本身对该等债权人并不产生拘束力,公司股东仍应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另一方面,公司减资在实质上系公司股东会决议的结果,且公司减资的受益人系股东自身,因此,在公司减资未履行通知已知债权人的义务时,公司股东就其减资部分亦不能
-
-
什么是共益债权?什么是债权人的共益债务?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28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容易将共益债务和破产债权相混淆。二者在法律上都是一种债权,只是依不同的顺序来进行债务清偿,有一定的区别,而我国法律对于双方的定义有着具体的规定。具体而言,破产债权和什么是共益债权的概念是怎么样的以及双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有着怎样的区别,做了一些整理工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共益债务权和破产债权 1、破产债权是针对破产人,并原则上基于破产宣告而发生的一种财产上的请求权。所
-
衡阳债权人权益保护具体指什么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6公司如果因破产或解散而要终止其存在时,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 清算事务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公司股东大会或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公司登记机关,由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公司注销登记
-
债权人在执行过程中应如何保障自身利益,为什么要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6在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被执行人对多个债权人负有给付义务,而被执行人的财产又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这就涉及多个债权人如何受偿和参与分配的问题,那债权人该如何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八十八条第一款和第九十条就案件执行过程中,法院采取查封措施作出了相关规定,但这司法解释规定的比较原则性,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