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范围的合理尺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4:32:27 470 人看过

2006年11月10日,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与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行政法学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确定国家赔偿范围的尺度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

一、理论的进展:从国家是否赔偿到如何确定赔偿

19世纪中叶之前,受主权豁免理论的影响,各国普遍否认国家对其侵权行为应承担责任。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展、民权运动的发展以及国家财力的增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打破主权豁免理论的禁锢,在部分领域承认并肯定国家赔偿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赔偿责任制度在学理与实践上,都迈入了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例如,在二战之后,美国、英国与日本分别公布了联邦侵权求偿法、王权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成为这些国家建立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基石。

在确定国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之后,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具体的个案中,国家应当根据什么标准来承担赔偿责任?这需要考察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即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国家对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二、违法归责原则:确定国家赔偿范围时存在局限性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该条文被认为确立了我国国家赔偿中的违法归责原则。对该原则的理解,首先需要准确把握违法的含义。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理论中,对违法性概念的理解主要有结果违法与行为违法两种学说。传统的违法性理论主要是指结果违法,即加害行为之所以具有违法性,是因为其造成了侵权的结果;而行为违法说则认为,如果行为人已尽到社会活动方面的必要注意义务,即使其行为侵害了他人的权益,也不能被认为构成违法。浙江大学教授朱新力、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余军在《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违法归责原则中的违法显然不属于侵权法上的结果违法,而属于行为违法的范畴,即国家机关在实施其公务行为时违反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并且,国家赔偿制度中对国家机关注意义务的关注,已转化为对其公务行为是否违反实证法规范的探究,即相关的实证法规范实际上为国家机关设置了注意义务,对它们的违反可推定为主观过错的存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制定法意义上的法规范,并不能穷尽所有情形中国家机关应当履行的注意义务。

对此,在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报告《论国家赔偿范围的衡量尺度》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高家伟提出,对违法的认定,不能局限于实在法的规定,自然法、科学规律、人类理性等也都可以作为违法认定的依据。

在我国目前国家赔偿制度的实践中,将违法等同于违反各级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就极大缩小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将大量无法以违法标准加以判断的事实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以及带有技术特征的国家职权行为排除在国家赔偿的范围之外。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应松年与杨小君在《国家赔偿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文中所分析的,在我国国家赔偿的实践中,这种侧重于对国家机关行为作法律评价的违法归责原则,过于严格地限制了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条件,加大了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的难度。

三、学界的修法建议:设计归责原则的层次结构

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违法归责原则后,在实践中遭遇了困境:它无法涵盖那些在事实上构成侵权、但从行为视角来看并不违法的活动。虽然不少学者提出了对违法作扩张解释的应对之策,但这种修补式的改进方法往往难以奏效。

在认识到违法归责原则局限性的时候,学者开始转而思考另外的替代方案。例如,在《论国家赔偿的过错责任原则》一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汉华在指出违法归责原则误区的同时,提出过错责任原则的建议。

在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中,高家伟提出,国家赔偿责任本质上属于因国家管理活动引起的公平风险责任,风险原则与公平原则是我国国家赔偿法所应当奉行的归责原则。在他看来,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理应是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的多层次原则体系。在公平原则之下,根据不同类别的赔偿事项,分别设计不同的归责原则。事实上,在谈到对我国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建议时,设计归责原则的层次结构,已经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例如,应松年、杨小君在考察了现行单一的违法归责原则的不足之后,主张建立多元化的归责原则体系,具体包括违法归责原则、过错归责原则、结果归责原则以及瑕疵归责原则。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在其著作《国家赔偿问题研究》中也指出,在肯定违法归责原则的同时,应当以结果责任原则作为辅助性归责原则。

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现实意义,高家伟曾在《国家赔偿法》一书中,将其描述为国家赔偿范围的调节器、国家赔偿法修改和完善的突破口等。从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来看,国家赔偿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是建立以过错责任为主、无过错责任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或许,这也是解决当下我国违法归责原则所面临困境的可行方案之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2日 07: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国家赔偿范围相关文章
  • 国家赔偿法定范围
    任何一种赔偿都是对行为后果补救,无行为、无损失则无赔偿。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并没有针对抽象的立法设定国家赔偿责任,只针对具体的行政和司法设定了国家赔偿责任。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司法赔偿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和监狱管理职权时,违法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由此可见,国家赔偿实际上政府实施非法行为,国家承担赔偿责任。但国家并非私法上赢利机构,它只能以所有纳税人交纳的税款来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这实际上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公共负担。一、国家赔偿法不予赔偿的情形根据《国家赔偿法》第5条的规定,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有:(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
    2023-04-12
    268人看过
  • 国家赔偿的范围有哪些,国家赔偿条件
    一、国家赔偿的范围有哪些国家赔偿的范围有: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3.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上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二、国家赔偿条件国家赔偿条件是:1.赔偿请求人应当是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到损害的公民死亡,其人及其他有抚养关系的有权要求赔偿;受到损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2.赔偿机关应当是因自身或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
    2023-04-24
    234人看过
  • 国家赔偿中司法赔偿的范围
    司法赔偿范围1、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2、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4、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6、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7、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8、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国家不承担司法赔偿责任的范围(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国家侦查、检察
    2023-04-24
    282人看过
  • 国家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一、国家赔偿的范围(一)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了行政赔偿的范围: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3、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6、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7、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8、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9、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国家赔偿法》第五条同时规定了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几种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
    2023-04-01
    437人看过
  • 国家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一、2018年国家赔偿金标准: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2018年5月16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在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284.74元,该标准较上年度增加25.85元。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赔偿法第33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统计数据,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全国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公式,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国家赔偿案件,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确定了新的日赔偿标准为284.74元。另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第2款,各级检察机关自2018年5月16日起,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时,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二、国家赔偿的范围: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国家赔偿的种类有三种;一是行
    2023-03-16
    334人看过
  • 国家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一、国家赔偿是什么?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二、什么时候能得到国家赔偿?并非所有的国家机关都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只有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和具有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等司法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虽未违法但属于法律规定的措施不当,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该国家机关才能作为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对其进行赔偿。三、国家赔偿的范围国家赔偿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行政赔偿,二是司法赔偿,其中司法赔偿又分为刑事赔偿和非刑事司法赔偿。1、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主要组成部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023-03-22
    276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家赔偿的情形有: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违法拘留,或者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情形; 2、造成公民财产损失的违法情形; 3、侦查、检察、审判机关等人员违法拘留、或者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情形等。... 更多>

    #国家赔偿范围
    相关咨询
    • 国家赔偿受理的范围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9
      1、行政赔偿案件受理范围 (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6)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
    • 国家赔偿受理范围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4
      1、行政赔偿案件受理范围 (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6)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
    • 国家赔偿的范围?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28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种类可以归纳为三大种类:一是行政赔偿;二是刑事赔偿;三是民事,行政诉讼中国家侵权损害赔偿。
    • 国家赔偿的范围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5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违法公民所进行的拘留、拘禁、逮捕、定罪以及所采取的其他限制、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措施,除了会对公民的人身权造成严重侵害以外,还会对公民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害,严重地侵犯公民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国家赔偿法》第三十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三条第(1)、(2)项,第十五条第(1)、(2)、(3)项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受到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
    • 国家赔偿范围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01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