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通过后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8 09:51:51 309 人看过

一、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

二、工伤认定流程

(一)、委托代理合同签订前

1、详细听取受伤职工事发经过陈述,并作相应谈话记录,并要求委托人签字,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a.受伤职工身份情况;

b.用工单位的大致情况(一般能说出单位名称);

c.何时建立劳动关系,有无签订劳动合同,有无办理工伤保险;

d.工作岗位及相关职责;

e.工资报酬及培训情况;

f.劳动保护及相关防护措施;

g.发生工伤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部位;

h.治疗过程,住院时间、医疗费支付情况,受伤后用人单位态度及意见;

i.受伤职工家庭成员及大致情况;

j.受伤职工本人的要求及期望。

2、核对相关病历、医院证明是否医疗终结,是否存在过医疗情形。

3、到事故现场作调查与核对,并查明以下内容(路程较远的,应在办理委托手续后进行):

a.用工单位的名称、单位或工程项目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

b.单位开办时间事工程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应与受伤职工的第一次上班及受伤时间相吻合);

c.工程发包单位诉讼,便于以后财产保全时暂扣工程款;

d.与目击证人(工友)取得联系,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作调查笔录;

e.发生以下情形做相应的证据保全工作:

(1)用工单λ或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明确表态不承认受伤职工是其职工或不在用人单λ或工程施工地点受伤的;

(2)用人单λ或工程施工负责人有殴打、恐吓、驱逐受伤职工情形的。

(3)仔细核对,确定是否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其它部门进行控诉或要求其主持调解。

(4)其它,如核对受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是否超过一年,如超出一年,则工伤认定超时效,劳动部门不会受理工伤认定。

(二)、办理委托代理合同时:

1、详细向其告知调查、仲裁诉讼程序中律师能够做出具体事项;

2、应明确委托人在办理委托代理合同后应配合律师做的具体事项;

3、应告知委托人在仲裁或诉讼中有哪些风险及相关防范措施;

4、应送达相关委托文书、质量监督卡等;

5、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委托人,还应详述委托合同的内容及律师收费办法等相关情况以免代理后发生争议;

6、对于风险代理或予多交代理费的情形,应在委托合同着重予以书面确认,避免发生分歧或争执;

7、对于特别授权或办理委托手续后,委托人就回外地工作生活情形的,应在委托代理合同中明确律师的代理权限及特别授权事项。

(三)工伤认定程序(之前也可与对方调解):

1、调查事故发生经过,作相关的证据固定工作,对于一些容易更失或被损毁的证据应及时保全,对一些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要及时作调查笔录。

2、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3、向工伤事故发生地过去部门提交申请书及申请者,并提供以下材料:

a.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用人单λ工商登记材料;

b.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

c.事故发生时病历、诊断证明书,法院记录等医疗材料;

d.如系机动车事故伤亡的,应扣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4、及时与劳动部门联系,看是否需补充材料。

5、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如对工伤认定申请、劳动部门的不支持的情形,应考虑如下:

a.是否属其它案由,走其它程序;

b.是否需提出重新认定申请或向劳动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c.是否需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四)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1、对照《职工工伤与职工病致残程度鉴定》看是否构成伤残及等级程度及护理依赖等级;

2、制作《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并填写《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

3、制作《生活自理障碍鉴定申请书》;

4、向劳动部门速交相关申请书及医疗材料(包括病历、CT报告单等);

5、领取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障碍等级报告;

6、征求委托人意见,是否申请再次鉴定。

(五)劳动仲裁程序

1、制作《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清单》;

2、与用人单位联系,可否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递交《申诉书》及证据材料;

4、准备庭前材料并到劳动仲委阅卷了解用人单位的答辩意见等;

5、参加庭审;

6、庭后和解或调解。

三、工伤认定通过后怎么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11: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笔录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过期怎么办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事故的时效不应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算,应从其治疗终结之日或伤残等级评定之日起算。一、工伤认定的申请期限1.工伤认定的申请期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2.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3.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4.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二、工伤认定申请可以自己提出吗工伤认定
    2023-04-01
    177人看过
  • 工伤认定后工伤之后怎么办
    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申请工伤鉴定,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职工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取得工伤赔偿。工伤鉴定应当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可以由用人单位申请也可以由工伤职工本人申请。工伤鉴定结果一般在60日内作出。如果伤情复杂或严重的,可以适当延长30日。一、受了工伤职工怎么做工伤鉴定受了工伤职工做工伤鉴定: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3、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4、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
    2023-03-30
    351人看过
  • 工伤认定过期怎么办
    工伤认定申请必须要在法律规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时效,可以按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讼。一、工伤鉴定前可以上班吗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治疗终结之前是不用上班的,而工伤鉴定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观察以及治疗终结时的个人身体状态,因此在治疗结束后就需要去上班,如果身体原因不能上班就需要进一步的申请。1、工伤鉴定必须等治疗结束后,你已经痊愈,开不到病假就说明你的工伤假结束了,必须去上班,不去上班又没有请事假,公司可以无偿解雇你;2、虽然痊愈了,有可能功能障碍还没恢复,影响到工作的岗位,你可以申请鉴定的时候鉴定停工留薪期,这样你可以先请事假,公司不会不同意的,鉴定到延长停工留薪期,那么事假可以改成工伤假;没有鉴定到那就算是事假,公司也不能解雇你。二、工伤出院后多久可以拿到赔偿1、发生工伤事故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不同的情形分别支付赔偿款。2、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如医药费,一般都由用人单位垫
    2023-03-27
    488人看过
  • 如果发生工伤认定未通过怎么办
    可以申请复议,受伤害职工或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条款如下: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一、需要材料单位和个人申请工伤鉴定须提供:1、工伤认定申请表;2、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3、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及初次治疗病历复印件。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齐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二、不予受理1.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
    2023-04-05
    275人看过
  • 工伤认定过期怎么办,工伤认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劳动者受到事故伤害后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需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才能够享受工伤待遇。工伤认定有一定的时限限制。《工伤保险条例》的法律法规根据不同的申请主体,对申请时限也作了不同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30日,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
    2023-02-12
    227人看过
  • 工伤认定过期怎么办工伤认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一、工伤认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工伤认定超期是指用人单位或伤者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要求作工伤认定时超过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即超过了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期限。法律后果: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用人单位或伤者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的工伤认定申请,因而无法获得法规规定的的工伤认定书;2、伤者无法启动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的劳动能力鉴定;3、如果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话,伤者无法从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工伤保险待遇。二、工伤认定过期怎么办1、救济途径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伤者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获得救济。其依据为:(1)《劳动法》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2)国务院《条例》第五十二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2023-03-02
    49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笔录
    词条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笔录
    相关咨询
    • 工伤认定通过后怎么办?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4
      1、先去做工劳动力鉴定,就在人社局或社保局。 2、依据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会,写会仲裁申请,即要求赔偿多少钱(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各省实施办法),到区或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等待劳动仲裁裁决,也可在30日不受理,直接向法院起诉。当然,期间也可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4、工伤关键一点是不要着急,本来就有多种程序,千万不要心急,大大低于应用的权益与用人单位妥协,当然也不可满天要价。 当我
    • 工伤认定通过后怎么办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5
      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那么工伤认定通过后怎么办,该去做劳动能力鉴定了。
    • 工伤认定没通过怎么办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3
      工伤认定未通过,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均可以自收到未被认定为工伤的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工伤认定行政机关或所述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劳动者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
    • 工伤认定未通过怎么办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5
      《工伤认定办法》第二十二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决定书》和《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送达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第二十三条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工伤认定不通过怎么办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8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