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同业竞争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包括绝对控股股东与相对控股股东)所从事的业务同该上市公司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从竞争的一般意义来讲,企业之间存在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但由于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不仅不利于整个社会竞争的有序进行,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控股股东利用控制与从属关系进行各种内部活动和安排,从而不仅损害国家的利益(如通过惯常的内部转移定价使国家税收减少等)而且还可能做出有损于上市公司利益的决定,并进而侵害其他股东,特别是境外股东权益。
鉴于上述原因,各国在法律上一般都限制同业竞争,要求控股股东避免出现与上市公司之间同业竞争关系。例如,日本商法第二编第74条规定:“股东非有其他股东的承诺,不得为自己或第三者进行属于公司营业部类的交易或成为以同种营业为目的的其他公司的无限责任股东或董事;股东违反前项规定进行为自己的交易时,可依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决议,将其视为为公司所作的交易。”**股份公司法第88条规定:“未经监事会许可,董事会成员既不允许经商,也不允许在公司业务部门中为本人或他人的利益从事商业活动;未经许可,不得担任其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业务领导人或无限责任股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当然,在少数情况下,股东可以在取得豁免的前提下与其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调解和制约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关系,解决的办法主要有:在公司中设立足够数目的独立董事,以保证董事会通过的经营决策不致受控股股东的操纵。此外,在所进行的业务交易中,如属金额巨大、须经股东大会批准者,在交易中有重大利益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投票。
(二)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方式
实践表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对上市公司的业务进行合理重组并选择合适的控股股东。
1.通过业务重组避免同业竞争
简单地说,同业竞争就是相同业务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此相同业务必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业务而已,因此,避免同业竞争的目的可以通过调整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业务达到。具体地说,首先必须确定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范围,然后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本身的和下属的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业务性质相同的经营机构的资产全部投入到上市公司中,如果不能全部投入,则由控股股东将该部分与上市公司的业务具有相同性质的资产转让给其他企业(通常是与上市公司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以使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
2.通过选择合适的控股股东以避免同业竞争
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对于股权的设定有不同的情况,虽然国有资产在本质上讲所有权属于国家,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的过程中,控股股东必然是国家,但是国有股的实际持有人从持股单位的性质上可以分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两类。国家股股权的持有单位的级别一般较高,可以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可以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和机构等。法人股的股权则由向上市公司出资的国有企业直接拥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为控股股东的国有企业本身规模不大,下属的企业少,控股股东及其所属企业与上市公司之间构成同业竞争的机率也就相对较少,调整起来就比较容易。所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企业重组方案,确定不同的持股单位,可以达到避免同业竞争的目的。
3.由控股股东做出避免或尽量避免同业竞争承诺
有些业务之间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其判断标准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即使在业务重组过程中已经采取了尽量避免同业竞争的方案,但随着控股股东今后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同业竞争的可能性依然很大。甚至在控股股东保留部分业务和资产的情况下,同业竞争的现象仍很难避免。实践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使上市公司在同业竞争问题上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并顺利上市,通常采取由控股股东出具承诺函的方式实现此目的。控股股东的承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在上市公司成立后,将优先推动该上市公司业务的发展。
(2)将其与上市公司存在竞争的业务限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
(3)在可能与上市公司存在竞争的业务领域中出现新的发展机会时,给予上市公司优先发展权。
-
恶意竞争问题如何解决?
470人看过
-
新三板同业竞争问题解决
333人看过
-
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的解决方案
416人看过
-
横向竞争问题的解决方案
363人看过
-
行业恶性竞争如何解决
377人看过
-
公司法高管同业竞争如何解决
369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拟上市公司同业竞争要解决哪些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0解决同业竞争的思路 1,将同业竞争公司股权转入拟上市公司 2,将同业竞争公司注销,彻底解决 3,拟上市企业收购同业竞争公司的业务和资产 注意:收购相关业务和资产时所涉及的人员和资质也需要妥善转移 拟上市企业陆续收购同业竞争的业务和资产更为常见。注意:以评估作为作价依据以解决公允性问题。借鉴案例:支付收购价款的方式“一次全部收购相关资产会大幅度增加XX公司的负债率,不利于取得银行贷款,所以在具体实施
-
新三板的同业竞争问题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20新三板同业竞争问题解决如下: 1、收购合并。将同业竞争的公司股权、业务收购到拟挂牌公司或公司的子公司,吸收合并竞争公司等; 2、转让股权和业务。由竞争方将存在的竞争性业务或公司的股权转让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方; 3、停业或注销。直接注销同业竞争方,或者竞争方改变经营范围,放弃竞争业务; 4、作出合理安排。如签订市场分割协议,合理划分拟挂牌公司与竞争方的市场区域,或对产品品种或等级进行划分等。
-
企业改制为拟上市公司过程中遇到同业竞争问题时应如何解决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14解决途径有多种: 1、通过收购、委托经营等方式,将相竞争的业务集中到拟发行上市公司; 2、竞争方将有关业务转让给无关联的第三方; 3、拟发行上市公司放弃与竞争方存在同业竞争的业务; 4、竞争方就解决同业竞争,以及今后不再进行同业竞争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
-
被收购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如何解决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101、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2、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3、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
-
如何解决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4坏了原告的竞争优势,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原告是互联网企业,经营的是互联网产品,原告的客户和产品订单百分百来自于百度搜索。2015年4月至7月原告网站浏览量均达到一万二千人次以上,但自2016年4月被告对原告进行关键词拦截后,原告网站浏览量骤降为七千六百人次以下,2016年7月原告网站浏览量更是跌到了四千九百人次的历史最低值,2016年4月至7月迪蒙网贷系统销售额比2015年4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