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意调岗的证据有哪些类型
1.工作人员遇到恶意调岗,要保存好调岗书面通知书。可以复印或者通过拍照的方式保存好原来签订的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
2.有工牌或者厂牌的话,可以复印或者拍照。考勤表或打卡记录要保留。
二、恶意调岗申请劳动仲裁的申请书应当怎么写的
劳动仲裁书申请书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恶意调岗该怎么办
公司恶意,劳动者有权拒绝接受调岗,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原岗位。如果单位以此为由开除劳动者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以恶意调岗的方式逼迫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的,劳动者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调岗是对劳动合同重要事项的变更,应当协商一致,除了以下几种情形外,单位不具备单方调岗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八条 【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n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n(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n(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n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n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恶意中伤诽谤取证的证据类型有哪些
216人看过
-
恶意得利行为有哪些类型?
318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恶意调岗
385人看过
-
恶意注册商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59人看过
-
涉恶案件的九类类型有哪些?
88人看过
-
有哪些刑事证据类型
379人看过
-
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证据类型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4-11(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辨认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出现几张信用卡同时逾期的这种情况,肯定会给持卡人的个人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有证据表明当事人明知本人没有还款能力仍然肆意透支信用卡的话,是很有可能按照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所以,持
-
恶意中伤诽谤取证有哪些证据类型需要注意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31诽谤是需要一个人编造虚构另一个人的事实,并对另一个人的权益造成损害才能形成的。取证之前一定要考虑该人是否是虚构事实,如果的确存在客观事实,诽谤就不能成立。如果诽谤成立,就一定及时搜集关于诽谤内容的证据,包括录音、书面证据啊或者是网络截图等。
-
公司恶意调岗调解有哪些情形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22合同的约定也并不代表企业可随意进行单方调岗,在操作岗位调整时,企业依然应当遵守以下规则: 1、调整岗位必须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调整后的岗位与调整前的岗位应有一定的关联,譬如把销售经理调整为销售主管可以认定为合理的,而把财务经理调整到销售岗位则可能欠缺合理性。 2、劳动者被调岗后能胜任新的工作,如果不具备适任能力,用人单位还应当负责培训教育,以使劳动者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3、调整前应履行必要的告知和
-
信用卡恶意透支有哪些类型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21、频繁透支。持卡人以极高的频率,在相距很近的信用卡营业点反复支取现金,积少成多,在短时间内占用银行大量现金。 2、多卡透支。持卡人向多家银行提出申请,多头开户,持卡人往往以新透支来偿还旧透支,出现多重债务,导致无力偿还。 3、异地透支。持卡人利用我国通讯设备还不发达,异地取现信息不能及时汇总,“紧急止付通知”难以及时送达的现状,在全国范围流窜作案,肆意透支。 4、相互勾结透支。一是持卡人之间相互
-
商标侵权主观恶意的类型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3我国现行《商标法》采取概述的方式,将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型分为五类,即: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样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 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 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