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博文诽谤他人构成侵权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09 18:00:40 144 人看过

发博文诽谤他人是否构成侵权,要看情况。如果行为人故意诽谤他人,造成了他人社会评价降低,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一、公民被侵犯名誉权如何处理

公民被侵犯名誉权处理如下: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社会评价权。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侵犯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公开道歉,公开消除侵权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侵权人无视公民的请求的,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二、网络侵权行为如何处罚?

处罚网络侵权行为的具体方式:

1、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违反行政法规的,给予治安拘留或罚款。

3、如果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什么

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

1、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0: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是否利用虚拟空间诽谤他人构成名誉侵权
    原告**娜儿和被告沙丽的妹妹是玛纳斯县一所中学的同学(均为化名)。后来,他们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了冲突。在石河子市某中专读书的被告沙丽得知此事后,为报复原告**娜儿,发泄对姐姐的愤怒,于2012年2月12日用家中电脑注册了一个QQ账号,并用原告**娜儿的名字在网上开设了一个QQ空间。她利用这一载体,先后在网上粘贴了13张原告的照片,但根据实际情况什么也没发生,以原告的名义写下诋毁原告的日志,并将诋毁原告的信息发给原告的同学和朋友。被告上述行为的影响已经从网络发展到现实生活,不仅干扰了原告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而且损害了原告的名誉,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利用虚拟空间诽谤他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经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审理的名誉侵权纠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日就利用虚拟网络空间恶意诽谤他人达成民事调解协议:起诉你在网上向原告公开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7000元。案件事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人民法院审理的
    2023-05-02
    259人看过
  • 诽谤和名誉侵权区分,诽谤的构成要件
    诽谤和名誉侵权区分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诽谤散布的内容是虚构的事实,而名誉侵权还可以是真实的内容,其二是诽谤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名誉侵权的对象还可以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诽谤的构成要件有客体要件、客观方面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方面要件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诽谤和名誉侵权区分谤和名誉侵权区分关键在于散布的内容是否属实。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另外,诽谤的对象不能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而名誉侵权的对象可以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二、诽谤的构成要件诽谤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客体要件,即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
    2023-07-02
    466人看过
  • 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判刑吗
    一、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判刑吗可以。侮辱诽谤,是散播自己捏造的事实,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诽谤罪。我国法律对诽谤罪的判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对诽谤罪犯罪嫌疑人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剥夺其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吗是可以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涉及相关法律条文如下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根据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为人用以下的方式来侵犯公民权利的,情节较轻的会被拘留五日以下,或者会被罚款五百元以下;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会被拘留五日到十日,还可能被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具体情形有:1、行为人用写恐吓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
    2023-05-03
    394人看过
  • 发传单诽谤他人构成何罪,如何量刑
    在恶意地通过发放宣传册状告他人时,如果此种行为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则有可能构成诽谤罪。而对于严重的犯罪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撤销政治权利等多项处罚措施。诽谤罪,乃是指蓄意编造并公开散播虚假信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声誉,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20
    346人看过
  • 抄用他人文章会构成侵权吗
    一、抄用他人文章会构成侵权吗1、抄用他人文章是否会构成侵权,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抄用他人文章行为,符合以下构成要件,会构成著作侵权:(1)、违法性造成损害事实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质,行为人才负有赔偿责任。否则,既使有损害事实,也不能使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2)、损害事实它通常是指侵权人所实施的行为客观上给受害方带来了伤害。如果侵权人的行为给著作权人造成了损害且无法定的负责理由,则侵权人应承担法律责任。(3)、因果关系即是只有当侵权人所实施的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时,侵权人才承担责任。如果加害人虽然侵权违法行为,但受害人的损害与此无关,就还不能令其承担赔偿责任。(4)、主观过错在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中,在适用过错责任的场合,主观上有过错的要承担责任。过错是行为人决定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二、侵犯著作权行为有哪些
    2023-04-20
    404人看过
  • 诋毁诽谤他人可以构成犯罪吗?
    一、诋毁诽谤他人可以构成犯罪吗诽谤可能会构成诽谤罪,但罪名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构成“情节严重”,而如果只是一般的诽谤行为,没有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严重后果,那便不能以诽谤罪论处刑罚,但可以依据其情节对其进行治安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
    2023-06-16
    53人看过
  • 发短信构成诽谤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此问题需要依据具体情形加以判断。若仅是发送单条短信,那么这尚且算不上是诽谤,更不用说构成犯罪。但是,这仍然可能将面临行政处罚。然而,如果在所发送的短信之中,包含了对他人的侮辱性言辞或故意捏造虚假事实来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那么便足以构成诽谤罪状,并且可以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请求。《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4
    208人看过
  • 诽谤是否构成侵权的一种?
    诽谤他人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相关规定的行为,告知人民法院,但确实难以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上侮辱诽谤他人可以报警吗网上侮辱诽谤他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果遭人诽谤或侮辱个人名誉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损失的话,那么当事人向警方报警,如果当事人遭人损坏名誉情节严重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构成刑事犯罪不予受理的话,那么当事人还可以自己想办法去搜集证据,然后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
    2023-07-07
    293人看过
  • 文字能否构成诽谤罪
    法律综合知识
    文字的运用在某些情况下可构成诽谤罪。所谓诽谤罪,系指行为人故意编造并且大肆宣扬不实之言辞,这些言论足以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带来负面影响,对其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满足情节恶劣这一条件的行为。以文字形式进行的诽谤行为往往通过纸质文档或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在此类情形之下,若文字内容完全契合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素,例如诽谤行为与被害者所遭受的名誉损失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联性,且此类行为人具备主观恶性的话,均有可能引发诽谤罪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7
    435人看过
  • 故意抹黑他人名誉构成诽谤罪吗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二百四十六条明确规定,诽谤罪乃对他人实施的暴力或其他方法进行公开侮辱,或者捏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恶意诽谤,且情节恶劣之行为。若有个人故意对他人名誉进行诋毁,可能构成诽谤罪;然而,犯罪是否成立仍需根据具体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倘若情节严重者,则面临刑事责任追究,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惩罚。若被侵权人寻求司法途径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在提供证据方面遇到困难时,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援助与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5
    107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用文字语言侵犯他人名誉
    用文字语言辱骂构成诽谤罪如果采取的是文字语言侮辱,达到情节严重地步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包括言语和文字的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什么情况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诽谤罪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诽谤罪客观要件诽谤罪在
    2023-07-15
    66人看过
  • 在我国背后诽谤他人犯法吗,诽谤侵犯了公民哪些权利
    一、在我国背后诽谤他人犯法吗在我国背后诽谤他人是不是犯法,要看具体情节,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也可能被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诽谤侵犯了公民哪些权利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诽谤罪,应当判处相应的刑罚。侮辱诽谤的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捏造、夸大、扭曲事实的方法对他人实施言辞上的人身攻击的行为,要注意保存好证据,如果
    2023-05-06
    382人看过
  • 诽谤一家店构成诽谤罪吗
    诽谤罪是由捏造虚假事实并加以传播的行为所构成。在这些行为中,若情节严重者,则将受到刑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诽谤罪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自诉案件,仅在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下,才会转为公诉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2
    494人看过
  • 未成年诽谤他人是不是构成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诽谤他人有可能构成诽谤罪。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十六周岁,所以如果已满十六周岁的人构成诽谤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十四至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诽谤行为,则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而是由监护人进行教育或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4-25
    18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诽谤他人的文章算侵权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08
      博客诽谤他人是一种侵权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网络用户对公民的民事权益进行了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被网络用户利用实施侵权的,被侵权人可以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的,就要对扩大的部分和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
    • 他人发短信诽谤构成哪些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5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并且进行散播,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所谓“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的事实。诽谤除捏造事实外还要将该捏造的事实进行散播,散播包括使用口头方法和书面方法。捏造事实的行为与散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只是捏造事实与个别亲友私下议论,没有散播的,或者散播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捏造的虚假事实的
    • 在微信朋友圈发帖恶意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1
      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2、根
    • 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如何算严重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29
      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造成严重的后果,如由于诽谤行为使他人的名誉严重受到损害或者受害者因为诽谤而自杀或精神失常。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 在微博上诽谤构成微博诽谤吗有什么处罚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30
      通过网络诽谤他人的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或寻衅滋事罪等刑法罪名,情节严重的将要承担相应的刑法责任。所以,并非言论自由我们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在网络上随意编造谎言侮辱诽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