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离婚中的界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17 04:20:09 153 人看过

本案中,受害人人格权和身份权受到侵害,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或伤害,以及为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应得到赔偿。同时,通过金钱补偿,可平复受害人精神创伤,慰籍其感情,通过改变受害人的外环境而克服其内环境即心理、生理以及精神利益损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恢复身心健康。因此,被告应承担以上赔偿责任。

赔偿范围如下:

1.精神利益损害的赔偿,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失。直接财产损失包括配偶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受到侵害后,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或伤害,以及为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2.精神痛苦的赔偿。通过金钱补偿,可平复受害人精神创伤,慰籍其感情,通过改变受害人的外环境而克服其内环境即心理、生理以及精神利益损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恢复身心健康。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是什么?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所规定的内容。该条规定,自然人因受到严重的精神损害而造成严重的精神障碍的,其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赔偿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一)因受到暴力、威胁、滥用职权、损害性侵等违法行为侵害精神健康而产生的损害;

(二)因遭受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侵害而产生的精神损害;

(三)因遭受自然灾难、重大社会事件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事件或者行为侵害而产生的精神损害;

(四)因个人经历、背景、文化、信仰、价值观念等个体差异而产生的精神损害。

赔偿标准为:

(一)自然人因受到严重的精神损害而造成严重的精神障碍,每年赔偿金为人民币二十万元;

(二)自然人因受到严重的精神损害而造成一般的精神障碍,每年赔偿金为人民币十万元至二十万元。

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是明确的,但具体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多种情况,如遭受暴力、威胁、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侵害精神健康,遭受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侵害,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社会事件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事件或行为侵害。赔偿标准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两类,自然人因受到严重的精神损害而造成严重的精神障碍,每年赔偿金为人民币二十万元;自然人因受到严重的精神损害而造成一般的精神障碍,每年赔偿金为人民币十万元至二十万元。具体数额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0: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公平责任中能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一、公平责任下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目的无从实现侵权法最根本的法律意义在于弥补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遭致的损害,从而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于财产损害,因为其经济价值是客观存在并可以客观标准予以衡量,因此对财产损害的最直接补偿方式就是金钱赔偿,完全可以通过金钱恢复受损财产的原有价值,此也为财产损害最有效的弥补方式。然而,就可弥补性而言,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害截然不同。对于精神损害,在适用经济赔偿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第一,精神痛苦一旦形成,精神损害已经产生,无法像财产那样可以回归到原来的状态,虽然通过某些方式可以使痛苦的精神状态得以恢复,但是已经经历的精神痛苦是无法弥补的;第二,经济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忘却痛苦,但是这绝不是唯一的方式,在更多的情况下,赔礼道歉可能更是受害人所需要的。不可否认,金钱赔偿可以给受害人的精神愉悦带来一定的效果,因而对于精神损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金钱赔偿是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精
    2023-06-07
    415人看过
  • 规定中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界定有何规定
    一、规定中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界定有何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二、如何判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如下判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1.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这是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条件;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
    2023-09-04
    245人看过
  • 应该怎样认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即指何种侵权损害情形下予以精神赔偿的问题。精神损害赔偿实质上是侵权赔偿的一部分,它符合侵权赔偿的四个构成要件。即首先,有损害的事实发生,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害人才承担赔偿责任;其次,精神损害的违法性,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这是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条件,这与其他损害赔偿是相同的,刑事犯罪行为,不仅违反刑事法律,而且同时违反民事法律;再次,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着因果关系,民法规定行为人对其侵害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负赔偿责任,如果精神损害事实的发生与侵害行为无因果关系,行为人就不承担赔偿责任;最后,侵权行为主观上有过错,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是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侵权行为人只有主观上有过错,才承担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工伤赔偿项目中没有精神损害赔偿,
    2024-02-02
    145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由谁承担
    一、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由谁承担关于主体方面的规定,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一)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的,由死者配偶、父母和子女享有请求权;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其他近亲属享有请求权。(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等民事权益遭受侵害为由要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二条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三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
    2023-05-06
    51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精神损害赔偿与刑事责任能否并用,学者之间存在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是惩罚与抚慰,则在侵权人承担刑事责任、被判处刑罚的情况下,应当认为已经对侵权人进行了惩罚而受害人也应当因此而得到心理上的抚慰。因此,在已经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也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虽然是能够通过对侵权人的惩罚而起到一定的抚慰受害人的作用,但这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通过经济赔偿实现抚慰功能是不同,两种责任虽然都有惩罚和抚慰功能,但并不相同,不能相互取代。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采纳了前一种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都对这一点进行了规定。如果侵权人的行为被确认为犯罪,则无论其是否被判处承担侵权责任,受害人都不能再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如果侵权人的行为未被法院确定为刑事犯罪,则
    2023-06-05
    331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怎样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
    一、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中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如下两个方面场合:1、侵害生命权对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的救济。2、侵害健康权对其本人或其亲属所造成精神痛苦的救济。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由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明确的赔偿标准、最高和最低限额,因此如何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数额,是审判实践遇到的一个十分复杂而且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以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的问题。精神损害不同于财产损害,无法适用等价赔偿的原则来衡量,既然如此,精神损害不是赔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因此,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依照具体的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使其赔偿数额适当合理。二、怎样确定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额1、适当补偿、限制原则。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很难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其不含直接物质损失内容的相应价值,依据一般的侵权损害赔偿原则难以正确
    2023-02-04
    434人看过
  • 精神损害如何界定
    法律综合知识
    一、精神损害如何界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二、如何界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标准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继承吗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具有专属性的,原则上只有受害方可以主张,所以不可以继承。如果侵权人承担赔偿,签订赔偿协议后,受害人死亡的,继承人可以继承赔偿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2023-11-25
    317人看过
  •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是指对人身造成的精神痛苦,它包括精神上的悲伤、失望等。精神损害多由于侵犯人身而产生,但也不排除侵犯财产权造成的精神损害。《国家赔偿法》第30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3条第(一)、(二)项,第15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誉、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这就是说,赔偿义务机关在予以金钱赔偿的同时,对受害人造成的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方面损害的,还要以精神赔偿的方式,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一、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在行政赔偿领域主要适用于下列行为:1)违法拘留或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二、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等方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的范围与侵权行为的范围要相适应。
    2023-06-06
    380人看过
  • 离婚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议与解决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是:(一)重婚的;两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否构成重婚。一就是领取结婚证的重婚,二就是以夫妻名义形成事实婚姻的重婚。(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离婚案件中哪些情形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在离婚时,有法定过错的一方应对无过错方予以经济补偿的制度,这里的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遇到下列情形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
    2023-07-06
    256人看过
  • 离婚赔偿中精神损害可以包括赔偿吗
    离婚损害赔偿中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一、婚内与他人生子法院怎么判婚内与他人生子,可能涉嫌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在婚姻中属于过错方,在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二、家庭暴力可以要求精神赔偿金吗家庭暴力是可以主张请求精神赔偿的,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婚姻关系的一方因为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三、婚内出轨违法吗婚内出轨不一定违法,构成重婚罪才会判决。收集了证明配偶有出轨的证据后,即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可以要求过错方进行离婚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的包括:1、因收集对方有重
    2023-02-25
    163人看过
  • 侵权责任精神损害的赔偿规定有哪些?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把精神损害赔偿写进法律规定,全国人民很受鼓舞,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依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被侵权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必须同时符合两个基本条件:行为人侵害的,必须是他人的人身权益,而不是其他权益。被侵权人只有对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才有权利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于非人身权益无权提出精神损害,比如,行为人损毁了他人传了几代的名画,被侵权人只能要求侵权人就损毁该名画的损失部分承担责任,虽然侵权人的行为客观上可能给被侵权人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但是侵权人不应承担因侵害他人物权所引起的精神损害;又如,行为人驾车压死了与一孤寡老人相依为命的宠物,给被侵权
    2023-06-22
    159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法中的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自2008年起启动了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的修订。然而,直到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对《国家赔偿法》进行第三次审议之后,由于代表们在许多问题上仍然达不成一致意见,人大常委会决定修正案草案将在作进一步讨论后继续进行审议。其中,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法修正案中最受争议的一个大问题。笔者拟就该问题进行一番探索,以期对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有所裨益。在笔者看来,有如下三个主要问题制约着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一、对于精神损害应否给予赔偿目前,在国家赔偿法中,缺失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尽管精神损害给予赔偿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法律的确认与支持,不仅名不正言不顺,也无法很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此,笔者建议将精神损害纳入到国家赔偿范围内,规定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情形,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
    2023-07-07
    312人看过
  • 离婚精神赔偿的界限
    离婚精神赔偿的范围如下:1、精神痛苦的赔偿,即无过错方受到的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非财产损害;2、精神利益损害的赔偿,即由精神利益受损所引起的直接财产损失。直接的财产损失包括无过错方的人格权和身份权被侵害以后,身体健康相应地受影响或伤害,因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如何确定离婚精神赔偿金(一)精神受到损害的程度。可以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精神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如是否出现愤怒、恐惧、焦虑、沮丧、悲哀等情绪障碍;是否因精神和感情受到损害导致身体患病;是否精神抑郁、恍惚,影响工作和生活;是否有精神疾病等等。由于其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必要时可委托医疗单位作出相应判断。(二)加害人过错程度。可以作为
    2023-07-06
    194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公司的责任和义务
    公司无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可以赔付精神损失费的情况: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其他。法律关于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什么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四种情况:1、侵犯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造成精神损害;2、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对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3、侵犯死者人格权或者非法使用,侵犯遗体,对死者近亲属造成精神损害;4、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造成精神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023-07-06
    243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离婚赔偿金上的精神损害和精神损害损失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6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一方面对于受害方因离婚而导致的可以用财产进行直接衡量的物质损害给予直接弥补;另一方面,对于精神损害,虽然不能用财产衡量,但以财产方式进行弥补也尽可能地将离婚为受害人带来的伤害降至最小。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一方面对于受害方因离婚而导致的可以用财产进行直接衡量的物质损害给予直接弥补;另一方面,对于精神损害,虽然不能用财产衡量,但以财产方式进行
    • 怎么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2
      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
    • 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精神损害,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27
      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精神损害赔偿很难认定法院一般不会支持。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及适用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
    • 怎么在离婚起诉中要精神损害赔偿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27
      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无过错方在中可向具有、有配偶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过错的另一方要求损害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指的一方当事人实施了对另一方诸如通奸、姘居、重婚、遗弃、虐待或谋杀等侵害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造成无过错方精神痛苦和内心创伤,过错方给予无过错方的抚慰性质的赔偿。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能使有过错方受到经济上的制裁,使无过错方得到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有利
    • 离婚损害赔偿标准,离婚损害精神赔偿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1
      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提出了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六个确定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这六个因素具体运用到婚姻家庭领域,我们的法官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过错方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对受害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