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第一、要事先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余额,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在每一年的年度计划中应该明确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并设定一个相对积极的平均收款期,允许每年的平均收账期在该指标上下浮动,作为考核业绩的依据,设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实施弹性控制,在产品走俏时,赊销规模从紧;产品疲软时,赊销规模从宽;资金紧张时,赊销规模从严。当赊削规模接近警界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
第二、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作到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人负责。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采取避免遭受损失的措施,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以便于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以及减少坏账损失。当然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便,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时,责任制必须落到实处,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并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资金为止。建立销售责任制,引入激励机制,实施奖惩措施。企业可以将贷款回笼作为考核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包括销售收入总额,贷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根据实际回收情况与清欠人员的工资挂钩。
第三、实行科学的合同管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现金收入以外的供货业务都应该签定合同,主要的供货业务应使用统一的合同文本,合同要素要齐全具体,特别是收款期,延付的具体违约责任等应清楚,准确,只有这样才能用法律武器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第四、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确定赊销规模。对拟赊销的客户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优为企业规模大,以往业务往来中信誉较好的企业;合格为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一般,财务制度比较规范,有一定的资产作抵押,在以往业务往来中经催交后能结清货款的客户;差为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财务制度混乱,没有资产抵押,以往没有业务往来或有业务往来但信誉不佳的客户。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应每年一次,特别情况可随时调整。按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确定销售政策。对于资信差的客户采用现款交易,对资信一般或者较好的客户在现款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于资信好的客户则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计金额上要有明确的规定。
第五、发挥会计的基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企业的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区域建立核算应收账款明细账,对赊销业务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并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部门,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企业财会部门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对未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主要是获得经双方供销、财会经办人确认无误并签章的对账单,作为双方对账的原始依据;对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在发出对账单的同时,需分发催交欠款通知书,及时催收欠款。企业供销部门及有关经办人员应积极配合财会部门做好此项工作。
第六、进行积极的收款政策和风险转移机制。对逾期未结清欠款的赊销客户,企业应组织力量督促经销人员加紧催收,特别是对一些信誉较差,欠款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赊销客户,需有专人负责,兑现落实经办赊销人员的奖惩。企业供销部门应组织人员,积极与对方进行联系,及时收回欠款。对近期暂不能还款的赊销客户,应要求对方制订还款计划并提供担保,使其能逐步还清欠款。对那些既然不制订还款计划又不提供担保的,或发现其缺乏清偿能力的,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给予解决。
第七、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进行实行风险转移:首先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即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资产。由于票据是字面字据,比应收账款具有更强的索取权,票据可在未到期时向银行贴现,也可以背书转让,流动性更强。企业不能及时回收账款时,可以考虑将其转化为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再次是对象上的转移,以其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为担保品,在规定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金融机构,这样企业就将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了金融机构。目前,这种作法已在一些西方国家实行。最后还可以实行方向上的转移。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企业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作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从而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对部分企业进行审计的时候,发现应收账款的管理十分混乱,内部控制相当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企业领导人的考核过于强调利润指标,而并没有设置“应收账款回收率”这样的指标。
2、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不少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
3、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但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对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账龄甚至多达10余年,而这部分资产其实早已经收不回了。
-
如何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
308人看过
-
应收账款控制与催收及信用管理
180人看过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
481人看过
-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有哪些方法
157人看过
-
应收账款在销售中怎样有效控制
367人看过
-
内部控制应收账款存在哪些风险
500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应收账款的监控控制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8(1)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从源头控制,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拉开与其它同类企业产品间的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畅销品,变被动为主动,使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订单,也就是选择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根本上减少赊销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困扰。 (2)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预警机制。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
-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对冲,该如何写?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1下面是一个样本,稍作修改即可。转账协议协议编号: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丙方(以下简称丙方):t截止20XX年XX月XX日,丙方欠甲方购车货款金额为人民币XX元(大写:XX)。现经甲方、乙方、丙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t一、丙方将上述所列的债务金额全部转让给乙方。t二、本协议生效后,乙方负有及时清偿甲方债权的义务,甲方与丙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为终止。t三、本协议于20XX年XX
-
企业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08一、密切关注债务人的经营状况。2、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债权。3、注意证据的收集和证据。四、注意诉讼时效期间,我国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债权人应当及时行使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民法典规定的应收账款控制的方法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141、调整优势心态。 首先,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即克服迁就心理); 其次,要树立起高度的自信(即克服恐惧心理);顶尖的收款高手都具备高度的自我肯定信心十足,对自己成为行业精英深具信心,非常重视成果导向。 2、做好欠款的风险等级评估和催收的全面策划。按照欠款预定的回收时间及可能性,将货款分为未收款、催收款、准呆账、呆账、死账几类。对不同类型的货款,采取不同的催收方法,施以不同的催收力度。依据货款期限
-
法院如何执行应收账款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7当企业之间存在三角债时,最可怕的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甚至欠款企业破产,而应付款不得不付,为此,应尽量将好的企业的应付款与差的企业的应收款进行抵消,尤其是一个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的主体对外部同一主体分别有债权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