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抗辩权法律后果包括中止合同和解除合同。中止合同是指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解除合同则是指在中止履行合同后,当事人未能提供适当的担保或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不安抗辩权法律后果包括以下两点:
1.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2.解除合同,如果在中止履行合同后,当事人未能提供适当的担保或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不安抗辩权的风险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主张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其承担其他责任,而对方当事人主张合同无效或者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抗辩权。虽然不安抗辩权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首先,不安抗辩权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因为不安抗辩权主张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其承担其他责任,这可能会使对方当事人陷入经济困境,导致无法按照合同履行。
其次,不安抗辩权也可能会导致合同关系破裂。因为不安抗辩权主张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其承担其他责任,这可能会使对方当事人感到不满,甚至产生矛盾,导致合同关系破裂。
最后,不安抗辩权也可能会导致法律关系复杂。因为不安抗辩权主张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其承担其他责任,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法律关系,导致法律关系复杂。
综上所述,不安抗辩权虽然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该谨慎行使不安抗辩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不安抗辩权是一种抗辩权,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它也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关系破裂或法律关系复杂。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谨慎行使不安抗辩权,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八条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
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什么?怎么行使不安抗辩权
418人看过
-
抗辩权行使后的法律后果
66人看过
-
勇敢地放弃先诉抗辩权会带来什么后果?
415人看过
-
抗辩权法律后果探究
300人看过
-
在法律上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是
110人看过
-
抗辩权的影响:法律后果分析
234人看过
不安抗辩是指在双务合同中,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履行能力严重恶化时,权为保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中止履行的权利。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有,合同双方当事人因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才能享有不安抗辩权。后履行义... 更多>
-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行使不安抗辩权有什么法律后果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6行使不安抗辩权,举证责任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该当事人应当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如果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错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行使不安抗辩权可引起两种法律后果: (1)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行使中止权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使对方当事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2)解除合同。中止履行合同后,如果当事
-
抗辩权的法律效果,使用抗辩权的法律效果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22抗辩权的法律效果如下:举证责任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该当事人应当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如果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错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行使不安抗辩权可引起两种法律后果: (1)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行使中止权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使对方当事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2)解除合同。
-
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什么是不安抗辩权?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6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原因: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让财产、逃避资金逃避债务;失去商业信誉;或者有其他原因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
-
不安抗辩权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09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借条之后如果不安抗辩权是什么东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20借钱不,不影响贷款关系的建立。 不安抗辩权的效力是指当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时,首先履行的一方可以暂停履行。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的规定,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停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让财产、撤回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失去商业信誉; (4)其他情况下,债务履行能力丧失或可能丧失。 当事人未确切证据暂停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