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负责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双方来清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应当约定各自承担的份额。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夫妻共同债务,是以夫妻共同财产作为一般财产担保,在夫妻共有财产的基础上设定的债务。
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医、履行法定扶养义务、必要的交往应酬,因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等所负之债。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
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
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如何证明个人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如下证明个人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1.一方当事人婚前所负的债务;
2.一方在婚后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双方当事人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且债权人知道其约定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三、夫妻债务诉讼期限规定
夫妻债务诉讼期限规定是三年。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夫妻债务谁签字谁负责
424人看过
-
夫妻共同为家庭债务负责吗?
91人看过
-
夫妻负有哪些共同债务?
377人看过
-
夫妻债务:共同承担还是分开负责?
452人看过
-
夫妻共同经营企业负债谁来承担责任
214人看过
-
夫妻共同债务的负担问题
397人看过
-
夫妻共同债务谁负责?怎样举证?西藏在线咨询 2021-06-261.“为夫妻共同生活”应当始终坚持由夫妻中的举债方承担证明责任,夫妻中的非举债方不负举证责任。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当由主张举债为共同债务即举债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一方负举证责任,因为只有举债人自己才最为清楚和了解举债的用途,也最容易证明该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除非其有故意隐瞒借款用途的别有用心。如果让对借款不知情的夫妻非举债方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债务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既不现实,也很
-
夫妻间未婚同居的共同债务是谁负责?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6结婚后双方所赚的钱财和所产生的利益和增值部分都是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在共同认知的债务都是双方共同债务共同承担。一方不认知不知情,不是给于家用共同生活的欠债,另一方不用承担责任。
-
一方借款夫妻共同债务谁负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5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一般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夫妻一方能证明如下情况: 1、夫妻一方举债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明确约定该债务为一方个人债务的,比如在借条中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或者是其他能够证明约定为个人债务的情况,比如录音、证人证言等。 2、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 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3、夫或妻一方因侵害他人人身财
-
夫妻共同债务就是共同债务? 离婚时另一方要负谁责任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8双方合意或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举债应由夫妻共同偿还,这是民法上意思自治及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与离婚诉讼的特点一脉相承,即解决婚姻内部权利义务的分担问题,从举证能力方面来看,离婚诉讼当事人为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家庭收入支出情况一般应当是知悉的,对是否存在举债合意、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在举证能力上势均力敌。因此,在离婚诉讼中,一方主张其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举证证明
-
夫妻共同财产赌债到底是谁负责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26赌博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不需要共同分担。最高院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夫妻一方在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负债,第三方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