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在哪些区域,国家实行严格保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21:21:52 295 人看过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1、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调整方案,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对生态保护红线区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2、发展改革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主体功能区规划,负责红线区内项目管理;

3、土地规划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监管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土地利用,依法对红线内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

4、财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5、林业行政部门负责依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等进行管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6、水行政部门负责依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河道、水库、滩地、灌渠等进行管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7、农业、城建等行政部门负责依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有关农业、城建等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8、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违法建设等行为进行查处;

9、市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4: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国务院相关文章
  • 生态保护红线中的九种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国家在哪些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
    2023-07-06
    98人看过
  • 生态保护红线哪八类允许情况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一、鱼业归哪个部门管渔业归水利部门管。水利部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和保障;3、按规定制定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中央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具体安排建议并组织指导实施;4、指导水资源保护工作;5、负责节约用水工作;6、指导水文工作;7、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保护与综合利用。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了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与目前实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制
    2023-04-06
    389人看过
  • 生态保护红线是什么不可逾越的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一、为何要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长期以来,在环保领域,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一直存在。损害生态环境就要付出代价,这无疑是此次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首要目的。根据这份《方案》规定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方案》称,这是体现环境资源生态功能价值,促使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实施货币赔偿,用于替代修复。赔偿义务人因同一生态环境损害行为
    2023-06-22
    476人看过
  • 生态保护的三个重要区域
    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是指:生物多样性保育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由省环保厅自然处统一受理该类申请事项,并采取集中委托的形式,其计划制定具有强制约束性、系统完整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协同增效性等特征。具体的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几年内评估一次的高层次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每五到十年开展一次。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及负面影响。其中,管理基础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功能区划和保护对象信息。管理措施包括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资源调查、动态监测、日常管护、巡护执法、科研能力和宣传教育。管理保障包括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制度、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专业技术能力、专门执法机构、资金和管护设施。管理成效包括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变化和社区参与;负面影响包括自
    2023-07-11
    218人看过
  • (2) 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的总体要求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科学划定,切实落地。落实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展科学评估,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系统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坚守底线,严格保护。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强化用途管制,严禁任意改变用途,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破坏。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技术规范和政策措施,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主体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划得实、守得住。我国目前严守这条耕地红线是几亩?中国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对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近年来又出台了强化对耕地保护的
    2023-07-19
    348人看过
  •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的措施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其计划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解和划分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但国家和省域生态红线划分已有一定基础。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1、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调整方案,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对生态保护红线区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2、发展改革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主体功能区规划,负责红线区内项目管理;3、土地规划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监管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土地利用,依法对红线内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4、财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2023-07-11
    425人看过
  • 生态红线划定标准?
    法律综合知识
    生态红线划定标准,是指生态空间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其中有一些特别重要、特别敏感、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举足轻重的区域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就是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把生态空间里一些特殊重要的区域用一根线圈起来,形成保护区域。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保障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2024-04-19
    483人看过
  •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目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总体规划下面的一个专项规划,但是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一位地方环保官员对媒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提升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加速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引起高层的重视和推动。媒体获悉,《规划》主要由发改委和环保部牵头,国土部、水利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林业局等多个部门参与。根据国家的时间要求,《规划》有望在年内编制完成。这将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综合性环保专项规划。规划编制思路初定在京津冀的环境问题中,最受人关注的是雾霾。根据8月19日环保部发布的7月份空气质量公报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中,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最差。公报显示,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25.8%~96.8%之间,平均为42.6%,低于74个城
    2023-04-24
    285人看过
  • 代表:区域立法保护渤海生态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某某建议,针对渤海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特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借鉴国际上海洋区域环境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渤海环境区域立法进程,制定渤海区域性环境保护和管理法。高某某代表说,渤海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热点区域之一,近海海域局部环境污染严重、范围持续扩大;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赤潮、溢油等海洋灾害频繁发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渤海成为死海不再是危言耸听。他说,陆源污染是渤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渤海沿岸有黄河、海河、辽河、辽东半岛诸河和山东半岛诸河等水系,入海流域面积达140多平方千米。陆表径流带来的陆源污染物导致渤海海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海洋石油开采以及繁忙的海上交通运输,使渤海溢油潜在风险增加,是渤海环境保护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围海造地项目、环海公路工程及盐田和养殖池塘修建等开发利用活动,侵占了大量滨海
    2023-04-24
    143人看过
  • 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办法:最新规定与解读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哪一年我国提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高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日公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红线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生态保护红线,是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对维系生
    2023-07-18
    168人看过
  • 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的措施及效果
    生态保护红线的措施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其计划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解和划分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但国家和省域生态红线划分已有一定基础。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1、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调整方案,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对生态保护红线区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2、发展改革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主体功能区规划,负责红线区内项目管理;3、土地规划行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监管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土地利用,依法对红线内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4、财政部门负责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2023-07-11
    312人看过
  • 代表呼吁尽快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两会民生话题: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马勇)近几十年来,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日益加剧,人大代表呼吁,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亟待实施。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世界七大湿地之一,青海湖流域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土地向东部蔓延的天然屏障。近年来,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草地鼠虫灾害频繁,植被破坏严重,草地退化和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渔业资源锐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化。人大代表公保尚介绍。人大代表才福旦说,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在制定全国生态环境规划时,已经将青海湖流域列为优先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青海省组织编制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并已经
    2023-06-06
    336人看过
  • 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赋予了政府、企业更加严格的保护环境的职责和义务,被业界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按日连续处罚、造假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等创新性条款,让受到环境污染侵害的公众有了新的期待。新《环境保护法》在赋予各级政府、环保部门更大权力的同时,也针对监管主体规定了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新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在第六十八条提出,有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等8种违法行为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同时,如果出现环境违法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其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新《环境保护法》也在此次自治州两会
    2023-04-24
    433人看过
  •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实行哪些保护?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实行分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系统的密级,按照分级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条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2024-04-27
    451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务院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国务院
    相关咨询
    • 国家在重点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什么措施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4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 指生态保护红线什么是生态保护红线怎样划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9-13
      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于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国土空间及其界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大体可以界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二是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态保障线;三是重要物种资源与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最小面积。生态保护红线一旦
    • 应该如何解释生态保护红线怎样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9
      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于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国土空间及其界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大体可以界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二是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态保障线;三是重要物种资源与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最小面积。生态保护红线一旦
    • 怎样界定生态保护红线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13
      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于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国土空间及其界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大体可以界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二是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态保障线;三是重要物种资源与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最小面积。生态保护红线一旦
    • 生态保护红线措施有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18
      生态保护红线的措施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其计划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解和划分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但国家和省域生态红线划分已有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