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1:13:07 106 人看过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是一种侵犯精神法益或非物质关系的犯罪。这种犯罪是否有犯罪对象?如果有,它又是什么?从有关的刑法论著来看,大多都不提及犯罪对象。这或许是因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精神法益或非物质关系,对其犯罪对象可以忽略不提或者该罪就没有犯罪对象。其实不然。在侵犯精神法益或者非物质关系的犯罪中,也存在犯罪对象,只不过具有了不同于物质对象的性质。从本罪的情况看,我认为,它的犯罪对象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理由颇为简单,就是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这里,犯罪行为作用的是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何谓自由?自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对它的界定达百余种。但是在法学领域内,自由的含义主要是指:其一,与人的意识、意志有关的自由,即意志自由;第二,与人的利益、权利有关的自由,即行动自由。法国学者颇埃尔认为,自由就是有权活动。这是第二层含义上的自由,即一种外在自由。依照孟德斯鸠的看法,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这里所说的自由将上述两层含义集于一身,即在自由意志支配下进行活动。具体到刑法本条,我认为,宗教信仰自由乃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宗教信仰活动。支持这种解读的是学者们的一些论述。例如,高铭暄教授主编的《中国刑法学》指出,凡是利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制止某人信仰宗教、加入宗教团体,或者强迫其放弃宗教信仰、退出宗教团体;或者强制不信仰宗教的人信仰宗教;或者强制他人信仰这种宗教,而不准信仰那种宗教,或者用上述手段破坏正当的宗教活动,如捣毁礼拜堂、阻止教徒参加宗教活动,等等,都是非法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行为制止、强迫、阻止等行为指向的是他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把人的活动视为犯罪对象,已超出了具体的人或物的范围,这多少有点离经叛道的意味。为此,有的学者断言,人的行为(活动)不能成为犯罪对象,而应是犯罪客体。因为:其一,犯罪对他人的活动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通过对主体的侵害来实现的。因此,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只能是作为某种社会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或代表国家、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代表人,而不可能是侵害行为(活动)。其二,从行为的内容看,行为是主体行使的权利或履行的义务。根据主体不同,权利可分为公民个人的权利和国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的职权。犯罪行为对主体权利的侵害,总是通过对主体的侵害来实现的。而将行为作为犯罪对象,则混淆了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界限。

鉴于该学者是社会关系说的坚定守护者,因此,在社会关系的语境下讨论这个问题是适宜的。我国传统的犯罪客体理论虽然将犯罪客体定义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但对它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却缺乏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我们的眼界和思考深度。在犯罪客体——社会关系说的发源地——前苏联则是另一种情形。从20世纪60年代起,苏维埃学者开始了社会关系的探索,至苏联解体前夕,出版了大量关于社会关系的研究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看,社会关系有其结构,并且这种结构是超稳定的,其构成要素包括:1.社会关系的参加者或主体;2.物,由于它而存在的社会关系,即产生、存在社会关系的中介要素;3.作为社会关系内容的人的活动,即社会联系。不同于社会关系,社会联系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

人的活动之所以成为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就在于它直接参与了社会关系的形成,把关系主体与关系对象(物)连接起来。如果没有人的活动的参与,社会关系就无法形成。既然人的活动是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社会关系本身、进而成为犯罪客体。在承认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同时,又主张人的活动应是犯罪客体,这显然是矛盾的。应当指出,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与犯罪对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并不等于后者,但人的活动可以成为某些罪的犯罪对象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否认人的活动可以成为犯罪对象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犯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对主体的侵害来实现的。按照这种逻辑,在诈骗、抢劫等犯罪中,公私财物也不应成为犯罪对象,因为犯罪对他人的财物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对主体的侵害来实现的。

至于前述学者的第二个理由,也是不能接受的。刑法上的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用该学者的话讲,是抽象的、精神性的东西。因此,它必须由关系主体、关系对象、人的行为来承载。行使的权利表明权利处在动态之中,而动态的权利是离不了人的行为参与的。这恰恰说明行为从属于权利,但它不等于权利,也不等于行使的权利。履行的义务也是如此。刑法上的一些犯罪,如玩忽职守罪、遗弃罪等是通过关系主体不履行义务而给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履行义务的行为构成了保护客体的内容。内容是整体的组成部分,无论它多么重要,都不能视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8日 05: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宗教信仰自由相关文章
  • 刑法解释:第二百五十一条【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定义、量刑】
    第二百五十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解释】本条是关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处刑规定。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条规定的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主体都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国家宗教政策和少数民族政策中处在很重要的地位,有的则专门从事宗教、民族事务工作,一旦对宗教信仰自由或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进行干涉、破坏,危害后果往往非常严重,造成的影响也更坏,因此本条将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或者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2023-06-11
    344人看过
  • 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与挑战:宗教信仰自由的意义
    宗教信仰的保护内容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无论是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背景、宗教信仰、教育水平、财产状况、生活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控制。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量刑标准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是指非法剥夺宗教
    2023-07-11
    294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这里,“情节严重”是行为人构成犯罪所必不可少的客观要件。所以,司法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由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或政策水平低所引起的一般侵犯他人宗教信仰自由权的行为,还是具有非法剥夺、干涉他人宗教信信仰自由的故意而实施的手段恶劣的或是危害结果严重的犯罪行为。这就需要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构成本罪的全部要件,如有任一要件不符合,则不能认定为此罪。对于一般工作上的问题,可通过总结经验、批评教育、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来解决;构成犯罪的,应该严肃执法,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023-06-03
    110人看过
  • 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保护
    中国政府在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进步和提高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在西藏,多数藏族群众信奉藏传佛教。西藏现有1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4.6万多人;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信教群众达百万人以上。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专项拨款2亿多元人民币,用于维护著名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札什伦布寺、桑耶寺等寺庙;还专门拨款,支持佛教界整理出版了藏文《大藏经》等典籍,并在北京和拉萨分别开办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和西藏佛学院。1995年,中国严格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在新疆和宁夏,政府有关部门为穆斯林的朝觐提供了各种服务。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万多
    2023-06-06
    435人看过
  • 正确认识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段启明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宗教信仰自由的口号和原则首先是欧洲资产阶级提出来的,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要求自由、民主、平等在宗教问题上的反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仍然是实现宗教与国家政权的分离,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就是说,国家政权既不能运用行政的办法强制人们不信教,用行政的办法禁止和消灭宗教,也不能运用行政的办法宣扬、支持和发展宗教。同时,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得利用宗教危害社会、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2023-06-06
    250人看过
  •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
    公民只能在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并不得违反党的政策和四项基本原则。只有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有公开的合法组织、正式的教义,按照一定教规在宗教场所内进行的活动。宗教信仰自由和宗仰宗教自由是不同的,对于利用宗教或披着宗教外衣散布反动言论进行反革命煽动、制造混乱、装神弄鬼、宣扬封建迷信而损害公民身体健康的行为,以及干预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的行为,都必须予以法律制裁。《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刑法》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
    2023-06-06
    241人看过
  • 宗教信仰自由的司法行政保障
    和监督在司法保障方面,中国对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行为有明确的惩处规定。如《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人民检察院也在《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决定》中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他人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如干涉他人正常的宗教活动或者强迫教徒退教,强迫公民信教或信某一教派,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行为,以及非法封闭或捣毁合法宗教场所及其他宗教设施的行为等,应予立案。近年来,中国司法部门依法审理了若干起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严重伤害教徒宗教感情的案件,对责任者予以惩处。在行政保障方面,中国各级政府设立了宗教事务部门,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具体落实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不干涉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内部事务。
    2023-06-06
    51人看过
  • 国家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的保护有何规定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民法典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何特点民法典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大亮点之一,就在于在合同编技术合同章对技术合同进行了更为精细、更为优化和更加科学的制度安排,除了严格区分了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外,还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其他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进行了规范,更加注重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同时赋予了合同当事人更大的自治权,使整个技术合同向更具操作性,更有利于促进科技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更有利于释放科技和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创新潜能,向着更有利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方向上演进。这部分内容的存在,回应了时代发展之要求,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和知识产权成果的
    2023-07-27
    420人看过
  • 西藏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长期以来,达赖集团完全不顾事实真相,在国际上散布流言。近日,达赖又在一份所谓《为全体藏人获得真正自治的备忘录》里谎称藏人缺乏宗教信仰自由云云。事实果真如此吗?就此,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洛桑久美。对于我区宗教的基本现状,洛桑久美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政府对各种宗教、各个教派,对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地尊重和保护,对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生产资料以及为自养目的开办的经济实体实行了减免税收的政策。目前,经西藏各级政府批准修复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17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藏传佛教寺院受到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僧侣的宗教活动有序进行。洛桑久美说,在保证藏传佛教正常活动的开展和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方面,
    2023-06-06
    227人看过
  • 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该如何处理
    《宗教事务条例》对强迫公民信教或不信教、干扰正常的宗教活动的行为作出处理规定,目的在于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的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侵犯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关于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指采用行政、经济等强迫手段迫使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信这个教而不信那个教,信这个教派而不信那个教派。强制公民信教或者不信教,直接侵犯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人是少数,少数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就更应当得到保护。同时,在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地区,不得对少数不信教的人施加舆论压力,实行孤立;或者采取各种手段歧视不信教公民,强制不信教公民信教等
    2023-04-24
    480人看过
  •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被侵犯的刑事责任
    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是行为必须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构成本罪的人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4、主观方面:故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在主观与客观方面进行犯罪,扰乱公民身份管理秩序,通过售卖窃取等手段大连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较为严重,构成犯罪,如若发现,当事人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如录音取证等方式,获得关键争取,维护权益。《中华人民共
    2023-07-03
    179人看过
  •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和内容
    第一,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信教的自由,也尊重和保护公民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强制都是不允许的。第二,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绝不能用来推行某种宗教,也不能使用来禁止某种宗教。党和国家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国家保护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但按照政教分离原则,一切宗教都不得干预政治和政府事务,不得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损害社会利益,损害公民个人及集体的合法权益;
    2023-06-06
    334人看过
  • 中国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白皮书指出,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为了贯彻宪法原则,国务院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白皮书介绍,在中国,少数民族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宗教活动场所分布各地,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如,在新疆,有清真寺2.43万座,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8万多人。在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学经、辩经、受戒、
    2023-06-06
    131人看过
  • 中国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是有目共睹事实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在最新一期《学习时报》撰文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教关系。文章指出,当代中国的新型政教关系,以政教分离原则为基础,以政教和谐为价值取向。文章指出,在当代中国政教关系问题上,一些西方国家研究者认定中国宗教是官办宗教,或者叫国家控制宗教,并把此作为他们攻击中国政府压制宗教信仰自由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种看法源于意识形态偏见,也是西方文化中心论作祟,但由于西方宗教学说在国际上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又占据话语高地,这种谬误流传甚广,在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文章称,当代中国政教关系,既借鉴古代中国和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教关系,又不同于古代中国和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教关系,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一种新型政教关系。文章概括了当代中国新型政教关系主要包括的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国家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得干预
    2023-06-06
    454人看过
换一批
#公民基本权利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宗教信仰自由
    相关咨询
    • 构成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3
      犯本条所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认定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9-29
      犯本条所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中国刑法中什么是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一条【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嘉兴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律师费用一般怎么计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3
      计时收费:200-3000元/小时。不涉及财产的行政诉讼:3000-20000元/件;涉及财产的行政诉讼收费标准: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5万元以下:免加收;5万-10万(含10万元),8%。
    •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构成要件和立案标准是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5
      在我们的生活周边是有很多的人,他们可能信仰佛教,可能信仰基督教,可能信仰天主教,对于他们信仰教会国家是不会进行干涉的,那么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是什么?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是指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的手段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